这是周日直播的主题,周一早上起床后,看到的这条微博留言让我挺触动的。


就像我在微博上回复的那样,我压根不是老师,也不啥教育工作者。我因为有了小D后,开始喜欢育儿和教育,我就是非常私心地希望,我女儿未来可以自然而然地养育她的孩子。


而这个过程中,如果还能影响更多的人,那我就是最幸福的人了。



我通常没有把直播记录成文字的习惯,因为说实话直播的内容都是随性的,我也不准备稿,很多东西说过也就过了,有的也会忘记了,哈哈。


这次的记录要感谢我的小助手小丸子,她孩子其实1岁都不到,那天晚上她也在听。直播一结束就发给我她做的思维导图。


这里也有个好玩的小插曲,我当时刚准备夸她,她就和我说,你说话啰嗦是啰嗦,但逻辑很清楚,非常有条理,所以记录导图很容易。


哼,我要辩解一下,不是啰嗦,是想讲更明白,当然随机讲的时候啰嗦也是我给自己时间思考的策略



提前评估


“幼小衔接”是个非常热门的话题,而且是跨国界的。我以前就提过,一个概念过于热门,过于火的时候,我反而会提醒自己,要退后一步来看,而不是赶紧加入大队伍。


那我的方法和小D小的时候大家在思考是否要送早教班的思路是一样的,无非就是先问自己这两个问题:


幼小衔接到底衔接的是什么?


我和我女儿的状态是什么?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并不是很多人会去思考第二个问题。


我把父母分类为两种,一种是焦虑型,经常不自觉地会进行比较,容易跟风不然会出现不安全感。他们选择从众,是因为那是一个更加安全的不出错的方式。


另外一种是坚定型,就是经过这几年的学习带娃,慢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见解,会挺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且愿意因此一步一步推进,即使和周围人都不那么一致,他们也不介意。


这两类并没有褒贬,都是各有不同。但有一点需要肯定的,就是我们自己要对自己诚实,明白自己是什么类型的家长。


从我角度来看,焦虑型的家长可以适当进行一下幼小衔接,这是让他们安心的策略。


比如我自己,就是后者,那么对我来说,是否进行幼小衔接不是那么必需了。



但这只是单一维度,接下来还要回到孩子。我把孩子也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快而广的孩子,就是那种我们老人经常会说的“聪明,但是容易飘”的孩子。他们学习很快,经常一讲就通,但似乎懂了就没有兴趣去精益求精了。


第二类是慢而深的孩子,他们不是那种传统意义非常聪明的孩子,上手会慢一点,但一旦理解了,反而更愿意自己在那里琢磨,越学越深入。


仍然要强调一下,这两类孩子也没用绝对好坏的,关键还是因势利导,都是有策略去引导的。



我会建议第二类的孩子可以进行一下“幼小衔接”,帮助把小学要学的”大骨头“拆分一下,提前让孩子掌握一点。


而第一类的孩子,如果要进行幼小衔接,反而要注意避免”三年级现象“。因为提前懂了一点皮毛,上了小学后反而会忽略上课认真听讲等这些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养成,到了三年级反而就落后了。


像小D就是第二类的孩子,那么即使作为父母,我们不是非要进行幼小衔接的,但针对小D的状态,我就会有策略地进行一些。


说了那么多,其实就是要提醒大家,即使每个人都在进行“幼小衔接”,每个家庭衔接的内容、目的和方法一定是不同的。


千万不要脱离了自己,跟随大流,这样效果肯定不会好。


聊完了这个大前提后,我再来说说四个大原则。这对我来说,是比具体做什么更加重要的事情。


建立自信心


这个自信心是父母先要建立的,就是对于孩子的信任。


随机分班的两个班级孩子,因为一个班级的孩子被告知他们是额外筛选过的,他们更加聪明成绩会更好,结果期末考试这个班级的孩子的确就成绩更好了。



这种“心理暗示”在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我们父母需要稳,要真的相信我的孩子不比他人差,即使差也是暂时的。


当然这种自信不是盲目的,而且基于我之前提到的父母和孩子的自我评估。


当你可以深刻了解自己和孩子后,孩子出现的任何问题,你都能带着思考去应对,而不是一味的应激反应。


孩子成绩差了,我担心的不得了 ->这时你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想到最坏结果,你心里突然就有个声音提醒自己,我就是个容易焦虑的父母。当有了这个察觉后,我们再来谈“解决方法”,就会更加全面完整。


父母的状态稳定后,再来说孩子。孩子也是需要有这样的信心,就是自己并不比他人差,短暂的不够好,我是可以努力去提高的。



我和大家分享过,我小时候就是没认过字、没学过算数就直接上小学的。一年级的时候的确就是落后的,起跑线都不一样啊。


我妈妈当时就很愁啊,天天在我旁边说,“你要努力啊,你多学啊,你比别人笨太多了”。父母的这样的状态本身是起不到激励作用的,反而会打击孩子脆弱的自信。


当时拯救我的就是我爸爸的那段话,“字这种东西太容易了,你看看我们身边的大人,有谁不认识字的。你不是笨,只不过他们提前学了,现在是在复习,所以比你厉害。你现在开始学,没多久也能掌握的”。


这个对比就能看得出我爸爸和妈妈的类型就是不同的,而更加关键的是,我爸爸的这段话让我对自己重新有了信心。



将心比心地想,要让一个孩子愿意学,甚至是愿意赶上来,我们需要给她描绘一个灿烂的、可达到的未来。


如果一个孩子已经接受“我就是笨,我要多花时间才能掌握”,他怎么可能就此努力?


人的逻辑都是这样的,如果我再努力也无法掌握,或者再努力掌握的也不够好,那么我为什么要花这个力气呢?


如果你的孩子恰巧又是“慢而深”类型的,这样的话语更加没有激励作用,反而会打垮一个孩子的斗志。


这一点也是我之前《用好这一招,孩子就不会轻易放弃兴趣班》里面提到的“就近发展区”原理,不要打着激励孩子的作用,去把孩子推到了恐慌区。


激发好奇心


你的孩子对上小学的态度是怎样的?你对他的态度又起到了怎样的影响?


不得不说,我们自己骨子里是“讨厌”学习的,这种不喜欢自觉或不自觉地会影响到孩子上小学的态度。


上了小学就不像现在这样整天玩了


现在这么皮,上了小学就要“收骨头”了


这些话是不是我们经常不经意就会说的?其实孩子的学习就和玩一样的,但是我们还是容易去强化一个对立的概念。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会额外强调好奇心这件事。


孩子天然就是有好奇的,尤其是对新鲜的事,“厉害”的事就会感兴趣。父母在孩子面前有意识地读书、写字、计算,这些都会让孩子觉得很厉害,就会主动想学。


孩子是有天然模仿属性的,当他们看到父母在投入开心地做这些事情时,他们也会想参与。



想想我们在家加班时,是不是孩子总是会凑过来,也想摸摸电脑。其核心就是他们的好奇心。


那么抓住这样的各种各样细节,去放大,去转化成对于上学的期待,“这些等你上学了就能学到,这些厉害的本事都是学校要教的“。


孩子对于上学抱有期待,充满好奇,这是最正确积极的态度。如果说“幼小衔接”只做一件事,那么肯定是这一点。


我见过太多例子,为了“幼小衔接”,孩子还没上小学就已经讨厌拿着笔写字,讨厌坐在书桌前,讨厌上学了。这是万万要不得的。


保证自由玩耍


我小时候的寒暑假基本上都是最后几天赶作业的,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我知道啊,提前做完了,父母肯定要给我加量的。所以我每天都在磨蹭,直到最后几天才真的认认真真完成作业。


这样的小心思相信你我都有的吧。这其实也是在提醒我们,要带着孩子去玩,要让孩子明白玩耍的好处。


而且更加关键的是,我们需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原则,学完了就能玩,而不是无止境地加量,多学。


玩耍的好处,单纯玩耍的乐趣,这些一定要在学龄前父母和孩子一起去体会。只有享受过和父母玩开心的乐趣,孩子接下来才能保持这样的想要玩的动力。



然后在幼小衔接,甚至接下来上小学的过程中,父母自己不要把自己的招牌做烂了。


我见过不少父母的,和孩子说好了今天写10个字,写完了就能去玩。结果孩子10个字写好了,父母说,不行,这个写出格了,这个笔顺不对,这个。。。全部重写。


相信我,几次以后,你接下来再让孩子乖乖写10个字,就没那么容易了。这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段子,磨蹭,一说要开始写字了各种幺蛾子,最后要靠吼。


其实孩子和我们当年的心思一模一样啊。



那怎么办?做孩子的欣赏者,只要孩子第二天、第三天还愿意写10个字,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些不完美,接下来都会改进的。


最怕的就是,今天急于从“0”到“1”,结果之后孩子都不跟我们玩了。


对于刚刚开始写字的孩子,把能力拆分一下,握笔姿势、笔顺、工整,等等,一个阶段努力一个方向。


每次说到做到,写完10个字,你再不满意,才别数落。带着孩子去玩,和孩子强调,早点学完就能有更多玩耍时间。


父母和孩子之间这样的品牌效益,会对接下来孩子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有巨大的作用。



篇幅关系,还有一个具体原则,和我是如何带着小D“幼小衔接”的内容就在下一篇,也就是明天和大家继续分享了。


以上这些原则,其实都是我们小时候趟过的坑,但很经常的,我们又用一样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同时期望孩子比我们更加热爱学习,这本身就是很荒谬的事情。


我所分享的这些也并不是绝对正确,但这是我结合自己童年经历的反思。我把思路分享给大家。


大家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自己的育儿目标,来思考,怎么做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人人都在做,但是它的重点加粗的那个字,应该落在“我”上面。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