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能有什么东西能让娃瞬间听话。


你一定会想到两种方式:胡萝卜and 大棒。


它源自于一则古老的故事:“要使驴子前进”就在它前面放一个胡萝卜,或者,用一根棒子在后面赶它。


对于咱们这一届现代而敏感的父母来讲,惩罚的时代已经过去,奖励的时代已经到来。


我们明明用“胡萝卜”就可以更好地教孩子,为什么还要用棍子?


想让娃多看绘本,只要跟娃说,看三本绘本就给你颗糖,他就乖乖的去看了。


想让娃多画画,只要告诉娃,画三幅画就带你去吃麦当劳,他也就乖乖去画了。


然而,越来越多的妈妈悄悄发现,奖励用得越多,它发挥的作用反而越来越小了。


奖励就像一个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它,就再也收不回去了。



当你第一次奖励孩子后,如果第二次没有奖励,孩子就会很失落。


到最后,变成了:


你不给我糖,我就不去看绘本了!不带我去吃麦当劳,我就不画画了!



为什么从长远看,奖励是无效的?


1.奖励会消磨孩子的兴趣!


下面这个故事很多人应该听过:


有一群孩子喜欢踢球,他们每天都在一个花园里踢球。


但是,他们踢球吵到了旁边的老人。


老人就对孩子们说:“我非常喜欢看你们踢球,你们能不能每天到这里来踢,你们不白来,每次都给你们一块钱。”


踢球还能挣钱,孩子们当然非常乐意,每天来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过了几天,老人跟孩子们说:“我的钱不够了,以后你们来踢球,我只能给你们0.5元钱了。”


孩子们虽然有些不乐意,但还是接受了。


又过了几天,老人对孩子们说:“我已经没钱了,以后来踢球没钱给你们了。”


结果,孩子们一哄而散,再也不来踢球了。


本来,孩子们是因为喜欢踢球才来花园里踢的,但是老人通过一个小小的奖励手段,就把孩子们的兴趣扼杀了。



有个很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叫做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找来了一批学生,让他们在实验室里解一些智力难题。


实验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所有的学生解出难题,都没有奖励。

第二阶段:德西把学生分为了两组。第一组,依旧是解出难题没有奖励;第二组,每解出一道难题,就给一美元。

第三阶段:是休息时间,学生们可以选择休息,或者继续解题。


这项实验,会把他们是否会继续去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程度的指标。


实验发现,在第二阶段时,第二组(奖励组)解题时,确实更努力,但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


而第一组(无奖励组),有更多的人会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加。



通过这个实验,德西得出结论,在进行一项自己感兴趣的的活动时,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美国和以色列的更多研究表明,奖励不仅会扼杀兴趣,并且会削弱孩子们的工作质量。


奖励是一笔交易,当孩子们渴望获得奖励时,会倾向于采取最低的成本获得奖品。


麦当劳曾在美国推行过一个活动,和当地学校联合,孩子们每读一本书,就给孩子们提供一些食品的奖励。


一时间,孩子们在学校的阅读量猛增。


乍一看,这无疑令人鼓舞。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仔细检查才发现,孩子们选择的都是一些篇幅较短的书,并且他们的理解能力考试成绩直线下降。


与此同时,孩子们在校外自愿读书(没有奖励)的数量也下降了。



所以,报酬的确会增加活动量,但是报酬也会扼杀对一件事情的激情,甚至,对任何事情都没办法产生激情了。


更甚的是,如果长期用物质奖励去奖励孩子,会使他们的价值观出现问题,他们会习惯用回报去衡量做一件事是否值得,而不是出于自己的兴趣。


2.奖励会损害亲子关系


如果继续深层剖析,奖励就不仅仅是损害兴趣这么简单的了,它会损害亲子关系。


对父母而言,奖励是一个很容易的选项,它远比“试图理解孩子不良行为的原因和对策”要容易得多。


设想一个场景:


很晚了,娃还是不肯乖乖上床睡觉。


为了能让孩子迅速上床,你许诺,如果你现在躺在床上,妈妈明早就让你吃一块巧克力。


孩子也许就高兴地执行了。


只需一块巧克力,妈妈就能轻而易举的解决眼前一个棘手问题,为什么还要费心找出孩子拒绝睡觉的原因(是他感到害怕么?还是饿了?或者,他需要我抱抱他?)。


对于大人而言,奖励是一个快速的解决方案,有了这个解决方案,就不再想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了。


更糟糕的是,这传递给孩子一个信息:你对他的感受并不在乎,不感兴趣,你只要做我想让你做的事情就好了,奖励就是你的报酬。



奖励措施很有效,可以让孩子们做他们不愿做的事情,但这并不能使孩子感到被理解,反而他们会感到自己被评估和判断。


当“因为听话”受到奖励后,他很快就能学会如何通过扮演妈妈期望的角色来换取奖励或夸奖。


吃完这碗饭,就能吃零食——也不管是不是真饿,吃就是了!

妈妈去上班很伤心,不哭了奶奶就给买冰棍——也不管难过的心情有没有发泄完,止住哭就是了。


他们表面上变得顺从,竭尽所能令大人满意,但实际上并非出于真心,这只是一种获得奖励的明智之选。


一旦奖励没有,行为必会倒退。


毕竟,谁愿意对手里握着筹码操作、评估他们的人真诚呢?


靠奖励建立起来的亲子关系, 犹如空中楼阁。




除了奖励,我们还能做什么?


但是孩子,确实需要积极和及时的反馈。除了奖励,我们还能做什么?


感兴趣的事,不用奖励,可以表达欣赏


1、好行为,给予欣赏,但不要贴标签


一个表达技巧就是:用“我”开头,而不是“你”。


例如:

你今天跟豆豆分享汽车玩具了,你真是个爱分享的好孩子。


改为:

妈妈很开心你今天把汽车给豆豆玩了。


以“我”开头,表达出来的是我的感受(开心你分享了),而不是用道德导向的标签(爱分享才是好孩子)掌控孩子。


这样孩子就不会有心理负担,去向那个“好孩子”的标签靠拢,因此压抑自己的需求,改变自己行为。


孩子具有天生诚实、同理心和体贴的能力,这些能力不需要你奖励,只需要你看到、肯定!



2、表现优秀,评价行为,而不是个人


例如:

你今天乒乓球打得真好,真是个好孩子。


改为:

妈妈很喜欢你今天的几个接球,接得很准,姿势也很标准。


这些具体的欣赏和表扬,会让孩子感觉到爸爸妈妈是真正的在欣赏他们。


对感兴趣的事物,好孩子天生具有极大的学习欲望,但是不要把他们的优秀表现跟奖励挂钩,他们只需要大人的肯定和及时反馈。


这些会让他们更有自信,也会更愿意坚持所他的兴趣!


兴趣无需奖励,但可以奖励坚持


当孩子需要养成重要好习惯,而他不想坚持的时候:


比如,每天刷牙、整理玩具等等。这些都是孩子每天必须要做的,但是又不是发自内心愿意的。


或者当孩子的兴趣进行到比较难的时候:


比如,娃在学弹琴的时候,刚开始还有兴趣。但是,到了需要重复练习部分的时候,因为太枯燥,兴趣没有那么高了,甚至想放弃。



这时候,可以用一些奖励做助推。


比如,娃坚持完成了一周比较枯燥的钢琴练习或者坚持完了一周刷牙,爸爸妈妈就可以给娃进行一些相应的物质奖励。


这是给娃一个“继续下去的理由”。


但是,在奖励的时候,也不要让孩子认为,因为自己弹钢琴/刷牙得到了奖励。


而是要让孩子觉得,是因为自己坚持或者有毅力的品质,而受到了奖励。


比如,妈妈觉得你坚持了一周的练习太有毅力了,妈妈为你骄傲,想请你吃大餐!



即便是我们大人,在完成了一项有难度的工作后,也经常会奖励自己一顿大餐或者去旅游。


不过,这种奖励是大人因为欣赏自发提供的。


不是事先许诺做一笔交易,而是孩子完成之后,发自内心的给他庆祝。


你是因为替孩子高兴而给予奖励,而不是以此为手段从孩子身上获得更多的期望。


孩子们是可以感受到“真正的认可”与“诱导他们的套路”之间的差异的。



C妈说:


奖励可以使孩子们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但这并不能使他们高兴。


幸福只能从做让自己愉悦的事情中获得,而这不需要别人的掌声和认可。


你是希望孩子成为奖励成瘾、寻求认可的讨好型人格,还是希望他们忠于自己,遵循自己的兴趣,变得自我激励?


我想答案不言而喻。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