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媚的楼下小花园里,各家姥姥奶奶的“炫宝”大会一触即发,一个个精致可爱的小天使是大人们最好的谈资。我家的吃饱就睡不磨人,你家的皮肤雪白样貌好,他家的天真可爱特爱笑。


奈何有些宝宝刚一见生人就哇哇大哭,还没等展示就草草收场,众人纷纷相视一笑缓解尴尬。“认生”的宝宝在大人们眼中好像也没那么优秀了呢。


在很多成人眼里,认生=内向=胆小=小气,这种尴尬的联想让人觉得“认生”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但是事实上是怎么回事呢?



宝宝“认生”的现象,是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正常且普遍的现象,6个月-2岁的宝宝常常会“认生”,有人给它起了个专业名字—陌生焦虑。


从出生开始,宝宝的认知范围在逐渐扩大,0-6月期间因为相对更加脆弱,与宝宝互动的陌生人有限,且宝宝的记忆能力比较差,并不能产生固定印象。


经常性的互动交流使婴儿很早认识母亲,并逐渐产生对母亲的信赖感,3-4个月时,大脑发育到可以进行鉴别,到6-7个月,随着认知能力的发育,信赖感就发展为亲切的依恋。



此前婴儿对人是不分亲疏的,此后则开始认生,表现为对陌生人的焦虑。在此中间可有缓和,或者时间长短不一,在1岁半前后再次达到高峰。


比较敏感的家长能够迅速的捕捉到孩子的“认生”时期,有些心大的家长可能没怎么关注,孩子就已经度过了这一时期。


在认识到“认生”是一个几乎必然经历的阶段后,家长朋友们就不要太过焦虑了,尤其将反映性格和气质的贬义词用到还未定性的孩子身上,也太为时过早了。


很多家长为了避免这种“认生”的尴尬,干脆让宝宝在家度过这一段焦虑时光,这就剥夺了孩子长见识的乐趣。当孩子失去社交与辨别的能力,错过了认知的敏感期,再往后的日子可能真的会变得孤独、不合群。




那面对这个时期的“认生”到底该怎么办呢?


1. 首先,无论在何时都要坚定的告诉宝宝:爸爸妈妈在身边!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安全感的建立不只是语言,也在日常的沟通及行动方面。这个时期对宝宝要尽量做到:“有求必应”与“尽量满足”。信赖感与安全感建立之后,孩子才会无所畏惧。


2. 其次,适当的创造机会,逐渐增加孩子的接触范围。如果妈妈们日常就居家带娃,自己都很少外出,突然曝光在大庭广众之下,且不说孩子不能适应,成人也得自我调整半天。所以隔三岔五的引一两好友家中小聚,给孩子接触外人的机会。



3. 再次,家长务必平稳心态,你才是孩子的晴雨表,你的尴尬紧张与焦虑,会让宝宝更加无所适从,“认生哭闹”并不是孩子的错误,适应不良也不是孩子的问题,不能着急,不要焦虑,也许过了这一段时间情况自然就改善了。


宝宝生长发育与性格培养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的,你给了什么,不一定当下就立刻能够有收获,但是慢慢的都将有所体现。在我看来,认生的宝宝可能在观察和注意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才能发现不同人面部的不同。


所以,如果下一次带宝宝遇到陌生人的时候,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如果能接受别人对宝宝的接触甚至拥抱,那就微笑地告诉宝宝并鼓励宝宝;如果你自己首先就不愿意对方接触宝宝,那就委婉地拒绝。不要让宝宝来做出强烈的反应对抗。



如果孩子还是不能配合,那也欣然的接受结果,安抚宝宝的情绪,并积极说明情况或者告知这是正常情况。如果有人因此而评价宝宝孤僻、胆小之类的,当耳旁风或者积极反驳,不能让这种错误的观念束缚孩子以及大人的思想


最后再强调一下,6-12月的宝宝“认生”是正常现象,是认知过程的重要时期,大部分宝宝都会经历这一阶段。不能反映任何性格或者认知方面的不足及异常!需要家长朋友们正确对待。


参考文献:

1. 胡亚梅,姜载芳 诸福堂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 李晓巍, 魏晓宇, 解婧等. 0~3岁婴幼儿情绪发展评估工具的分析与启示*[J].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 2018, ( ):15-20.

3. 家庭因素对幼儿行为和社交情绪发育的影响不容忽视期刊名: 儿童与健康年份:2008期号: 第7期

4. 王红兵1, 徐剑慧2, 周琴2等. 高危新生儿4月龄时情绪和社会性适应能力分析[J].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 第39卷(5):10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