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3岁生日的时候收到了好多的生日礼物,各种各样的玩具让乐乐十分高兴,可是乐乐妈妈在陪乐乐玩玩具的时候发现,乐乐每次一个玩具玩了几分钟,就会说:“妈妈,我要换一个玩具玩。”
换了新玩具之后,玩几分钟,又会要求换另外的玩具,乐乐妈妈担心是乐乐的注意力不集中才会这样,为了锻炼乐乐的注意力,乐乐妈妈决定每次只拿出一到两个玩具给乐乐,但是又怕这样子会打击到乐乐的好奇心,乐乐妈妈很苦恼。
孩子玩玩具“3分钟热度”,是因为专注力太差吗?爸爸妈妈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呢?下面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玩玩具的习惯可以体现孩子的专注力吗?
专注力也被叫做注意力,是指孩子将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知觉集中在一件事情或事物上的能力,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几乎没有专注力,随着年龄不断增长,大脑的发育慢慢完善,孩子的注意力也会慢慢增强。
孩子对于玩具的“热情”也是专注力的一种表现,玩玩具只有“3分钟热度”是孩子专注力形成的一个阶段。
一般认为,2岁孩子能专注玩一件玩具的时间约为4~7分钟,3岁孩子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或玩具,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约为9分钟,4岁孩子约为12分钟,5-6岁孩子则可以专注某一事情约15分钟,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会越来越长。
爸爸妈妈哪些行为会影响孩子专注力的形成
以下行为可能会影响孩子专注力的形成,来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①给孩子买很多的玩具,又不陪孩子一起玩:
孩子的玩具种类丰富,色彩缤纷,玩具越多,孩子的注意力就会越分散,通常会一个接着一个地换玩具,而且如果缺少爸爸妈妈的陪伴,再好玩的玩具也是冷冰冰的,没有温度,没有交流,孩子也会逐渐不喜欢。
②玩具的难度与年龄不匹配:
孩子年龄太小,爸爸妈妈买的玩具难度太高,孩子无法体会到玩具的乐趣,自信心也会受到打击。
③喜欢打断孩子:
在孩子玩玩具或者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爸爸妈妈一会问孩子饿不饿,一会问孩子累不累,一会问孩子冷不冷,一直打断孩子的进程,就会让孩子产生焦躁的情绪,无法集中注意力。
④生理问题:
有部分孩子是因为前庭神经发育问题导致的注意力障碍,即多动症,孩子会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不安,有的孩子还会有行为冲动、学习障碍、语言发育落后等情况出现。
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培养专注力呢?
想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让孩子处于宽松的氛围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②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孩子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或者一边吃饭一边玩玩具,这样做不仅分心,还容易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应该制止这种行为,让孩子一次专注做一件事情。
③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并加以引导:爸爸妈妈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喜好,发现孩子的兴趣,例如孩子喜欢画画,那爸爸妈妈可以陪孩子一起涂鸦,让孩子更加喜欢并投入这件事情。
④不要随便干扰孩子:孩子在专注某件事情的时候,爸爸妈妈不要一直打断孩子的思绪,给孩子独立的空间,让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当中。
孩子的专注力与后天的培养密不可分,爸爸妈妈需要多给孩子一点细心和耐心,去发掘孩子的兴趣爱好,积极引导孩子,并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
爸爸妈妈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孩子有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和学习障碍,应该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干预与治疗。
参考文献:
1、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