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安欣采用破伤风类毒素(TT)作为载体蛋白。其具有以下优势:应用广泛、目前全球已经有6个结合疫苗使用TT作为载体,不具有致病性、耐受性良好,且国内生产工艺成熟。目前常用的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的载体蛋白有3种:TT载体、DT载体和CRM197。免疫活性上,TT和CRM197较强,而DT相对较弱;此外,DT和CRM197存在旁观效应这样的免疫干扰现象,有文献报道,会影响乙肝和Hib的免疫应答;那什么是旁观者效应?它指的是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并非抗原特异性的,因此对一种抗原产生的免疫应答可能通过旁观者效应干扰另一种抗原的应答。TT和CRM197会存在表位抑制现象,即之前存在的、针对某种载体蛋白的抗体会与之后相同载体蛋白结合,抑制载体蛋白与T细胞的反应,从而影响免疫效果。从目前的报道的文献来看,TT载体以表位抑制为主,且与剂量相关。但有文献报道显示:TT为载体的其他疫苗(包括百白破里面的TT)可增强Hib-TT的免疫效果。总的来看:TT和CRM197各有优劣势,二者均是目前理想的载体选择。
根据我公司采用的肺炎球菌多糖活化方法及多糖蛋白结合的方式,多糖活化后,用过量的ADH(1,6-己二酰肼)进行衍生,从而达到封闭去除多糖活化位点的目的。因此,最终多糖-蛋白结合及纯化过程中的非结合的活化位点为多糖-ADH衍生物中未与蛋白载体结合的酰肼基(-CO-NH-NH2),酰肼基的含量主要以结合物原液中ADH含量表现。通过临床样品制备和商业化规模验证结果说明我公司非结合的活化位点封闭较好,ADH残留量较低,均在质量标准控制范围内。
目前全球已上市的细菌多糖结合疫苗制备采用的多糖活化剂主要有NaIO4(高碘酸钠)、CNBr(溴化氰)、CDAP(1-氰基-4-二甲氨基吡啶四氟硼酸酯)。我公司选择CNBr和CDAP作为肺炎球菌多糖的活化剂,并采用间接法将多糖与蛋白载体结合;而友商的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则采用高碘酸钠作为多糖活化剂,活化的多糖与载体蛋白进行直接结合。不同的结合方法,产生的非结合活化位点的基团和基团的反应活性不同。
CNBr或CDAP活化细菌多糖的反应机理与高碘酸钠氧化多糖截然不同,CNBr和CDAP都是将多糖上的羟基活化为氰酯键。氰酯基遇到含氨基(-NH2)或酰肼基(-CO-NH-NH2)的物质,在中强碱条件下发生亲核反应。我公司用ADH(1,6-己二酰肼)作为亲核试剂与活化后的多糖进行衍生,并加入了过量的ADH(3.5mgADH/mg多糖),保证了被CNBr和CDAP活化的多糖位点(氰酯基)完全与ADH衍生而被封闭去除,形成一种较为稳定、反应活性较低的的多糖ADH衍生物。之后多糖-ADH与载体蛋白载蛋白质缩合剂EDAC的作用下结合,形成多糖-ADH-蛋白的结合物。在多糖衍生物与载体蛋白结合过程中,如果有未与载体蛋白结合的ADH的另一端酰肼基团,由于其反应活性较低,需要在中强酸和蛋白质缩合剂(EDAC)的存在下,才能与载体蛋白共价结合形成多糖蛋白结合物。因此,在人体接近中性的pH和体温条件下,且无缩合剂催化的条件下,酰肼基团反应活性与蛋白质分子上固有的氨基或酰胺基类似,从理论上可推断其不具有风险性。与友商多糖经高碘酸钠氧化后直接与载体蛋白结合的还原胺化工艺相比,我公司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中多糖与蛋白结合工艺从理论上讲更具安全性。
我公司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中高分子结合物结合率均在85-95%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