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群里有一位妈妈说,她家10个月大的宝宝,莫明的出现发烧症状,一直哭闹,还抗拒喝奶。
担心是出牙引起的,却看不到冒牙的迹象;又担心孩子手足口,结果也没发现口里有疱疹;也不像感冒,因为没有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的情况出现;更让人着急的是,退热后,孩子还是烦躁,排斥吃东西。
急的妈妈赶紧带孩子去了医院,结果诊断为:急性中耳炎
宝宝还小,不能通过语言说出哪里不舒服,如果躁动不安、摇头、抓耳朵、哭闹不止还不吃奶,爸妈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些可能是中耳炎的表现。
中耳炎有哪些危害?
中耳炎一般分为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婴幼儿的中耳炎多是由感冒引起的急性中耳炎,至少70%的急性中耳炎继发于感冒之后。
如果宝宝有长期的鼻窦炎和腺样体肥大,也可能会引发急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
具体危害如下。
耳痛
中耳炎会引起耳痛,一般表现为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侧头部或牙齿放射。孩子不舒服,就会影响日常生活起居,如,烦躁不安,睡不安稳和不想进食。
伤害听力
对于中耳炎,家长很容易把它当成普通感冒处理,也很少注意到孩子耳朵有什么问题。随着病情的发展,中耳炎可能出现大量脓液,导致鼓膜穿孔,影响听力,如果不积极治疗,严重的甚至引起耳聋。
引发颅内感染
当孩子出现中耳炎之后,如果没有通过合理的措施来控制中耳炎的发展,可能会引发颅内并发症,像常见的脑脓肿,脑膜炎,迷路炎,面神经麻痹等都和中耳炎发展有关。
为什么宝宝容易得中耳炎?
对小龄宝宝来说,中耳炎是一个发病率很高的疾病,常见于6月龄-3岁的宝宝,大约2/3的孩子在2岁前至少一只耳朵被感染,原因在于一方面孩子容易感冒,另一方面跟孩子耳鼻部「咽鼓管」的特殊构造有很大关系。
跟成人相比,宝宝的咽鼓管,具有“短、平、直”的特点。病原体及分泌物很容易经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急性炎症。
宝宝发生中耳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01
呼吸道及鼻咽部疾病
比如感冒、鼻炎、咽炎等。
02
游泳、洗澡后处理不当
没有及时擦拭干净耳朵内外部的水。
03
喝奶姿势不当
呈仰卧位吃奶时,由于咽鼓管比较平直,管腔较短,内径较宽,一个不小心奶汁就会经咽鼓管呛入中耳。
所以,宝宝喝奶或其他饮料时,要将他的头抬高一些,并随时给他擦掉流出来的水或奶。
04
戳伤外耳道黏膜
给宝宝掏耳朵时不小心戳伤外耳道黏膜或者是鼓膜,都有可能诱发中耳炎;因此,家长们不要擅自给宝宝掏耳朵。
不过宝爸宝妈们不要太担心。
随着宝宝年龄增长,耳咽管会逐渐发育完善,宝宝患中耳炎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怎么预防中耳炎?
01
感冒期间鼻腔内的分泌物会增多,此时不可同时捏住双侧鼻孔擤鼻涕,因为这样可增加鼻和咽部的压力,使鼻涕和细菌通过耳咽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孩子鼻涕比较多,最好用吸鼻器把鼻涕吸出来,或用生理性海盐水冲洗鼻腔。
对于鼻塞严重的宝宝,晚上睡觉时可将其头背部垫得高一些。室内可以使用喷雾加湿器,以防空气干燥而引起鼻腔干燥、发炎,最终殃及耳朵。
02
喂奶时尽量取坐位,让宝宝稍微抬高头部,避免平卧,平躺着吃奶容易使乳汁沿着咽鼓管流入中耳。
宝宝躺着哭泣时,及时擦干眼泪,以免眼泪流入耳内,引发中耳感染。
03
不擅自在家给孩子掏耳朵,可以定期去医院清耵聍;给孩子洗澡、洗头时,尽量避免污水流入耳朵。
宝宝躺着哭泣时,及时擦干眼泪,以免眼泪流入耳内,引发中耳感染。
04
让宝宝远离二手烟,据统计,父母吸烟的孩子患中耳炎的几率是父母不吸烟孩子的1.6倍。
所以,家长们还是把烟戒了吧,即使戒不了,也不要在孩子面前抽。
05
引起中耳炎常见的病原体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流感病毒等,因此,建议婴儿按时接种流感疫苗和/或13价肺炎疫苗,可以有效降低儿童急性中耳炎的发生率及复发率。
是不是孩子一出现耳痛,就是中耳炎呢?
不一定。
能引起孩子耳痛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几种情况也比较常见:
外耳道异物
小孩子天性好奇,玩耍过程可能会将一些小玩意儿塞入耳道。时间久了,会引起皮肤发炎肿胀,导致外耳道疼痛。
耵聍栓塞
耵聍就是我们常说的“耳屎”,它能保护外耳道,一般能通过耳道上皮的清理作用自行排出。但有的孩子耵聍腺分泌旺盛,分泌油性耵聍,在游泳、耳道进水后或不正确的掏耳朵后,会导致耵聍膨胀甚至越积越多,从而导致胀痛。
大疱性鼓膜炎
这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鼓膜出血性大疱,常常发生在感冒或流感之后,具有自限性,通常在局部予以消炎、镇痛、清洁可以自愈。
所以,跟耳朵有关的疾病,特别是发生在内耳道,有时不易发现。
美国听力学会建议对幼儿和学龄儿童进行听力筛查。对于早产儿、先天性免疫缺陷、反复发作耳病以及有耳病家族史的孩子,爸爸妈妈更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听力水平,定期体检和筛查听力。
最后,愿所有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资料:
【1】《张思莱科学育儿全典》:P438-441页
【2】2015年儿童急性中耳炎诊疗临床实践指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6年2月第31卷第2期
【3】Up To Date
【4】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六版,P596-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