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应该都看到这则新闻了吧。


云南昆明六年级小学生陈某,提交的关于结直肠癌研究课题,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了全省一等奖,全国三等奖,引发了全网争议。


之后,陈某的爸爸发表了声明致歉,随后创新大赛的组委会也立马做了调查,撤销了奖项。


网上关于这件事的讨论已经沸沸扬扬了,光明日报点评说,父母“过度帮助”孩子本质上是作弊,也是软性腐败。掷地有声!



这两天,我的好友群也在讨论这件事。我们反倒是从这件事引发了一个每个幼儿园父母就要开始面对的事情,“代做”手工作业。


虽然陈某这则新闻的性质和“代做”手工作业不能同日而语,但如果回归到父母底层的动机驱动,还是很相似的。


我好朋友说,这就是高配版的幼儿园“代做手工作业”啊。


就像我们幼儿园,你也知道这些作业需要孩子自己做,但明显的做的漂亮的(一看就不是孩子自己做的),就能获得表扬。


好朋友还说,我也知道不要代替孩子做,但前排的人站起来了,后排的人怎么选?


幼儿园的手工作业都开始攀比,“逼死”家长,我即使不认同,但我不知道怎么做?


一位读者分享的幼儿园群的截图👇



那趁着大家对于这则新闻的关注,我们不如也聊聊幼儿园作业攀比这件事吧。


如何定义“优秀”



每个人都希望可以好,可以被认可,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我们要帮助孩子建立的到底是“优秀”这个结果,还是达到“优秀”的过程?


幼儿园是帮助孩子进入真正社会作准备的阶段,孩子上学后,我们都会这么说,一次失败没关系的,继续努力就好了。


那为什么在这样一次的手工作业上,我们就双标了呢?


包办代替,那以后孩子上学后也和你说,妈妈帮我写作业,不然我得不到100分,你会做吗?


不鼓励过程,那以后孩子上学后也和你说,妈妈你把答案算好,我抄一下就好了,你会做吗?


肯定有朋友会说了,那幼儿园环境就是这样啊,不替孩子做,结果就很惨。



这样的现象存在吗?一定存在的。但是因为害怕孩子哭,而包办代替吗?这我是完全不赞成的。


某种程度上,我很喜欢孩子这样情况的“哭”,这表明孩子有清晰的自我认知了。


记不记得,孩子小的时候根本不在意周围人,总是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觉得自己最棒,一个人傻乐。


当一个孩子会因为和别人比较而哭,说明她开始建立了对“我”的判断。只有知道“我”水平在哪里,才能知道“不如”别人。


人的一生不就是认识自我的过程吗?对我来说,对一个人最高的评价不是聪明也不是优秀,而是通透。


所谓通透,就是不自尊自大,也不妄自菲薄。

那这种“通透”是怎么造就的?就是从有了自我认知,觉得自己“不如被人”沮丧开始的。


从这个坑里跌下来,然后再爬出来,慢慢的关于“自我”就扩大了、平衡了、健全了。


仔细想想,因为遇到幼儿园这样的情况而焦虑的父母,某种程度上“自我认知”的建立仍然是不完善的。


所以我们总是着急去证明“我或者我的孩子不比别人差”,但却忘记了,我们是如何定义“优秀”的标准。


你到底在担心什么?


那接下来说说怎么做吧?


第一条,家长自己先稳住。


最差的就是,一边跟随其他人做相同的事,一边还要抱怨那些人做的事不对。



同样一件事,即使每个人做的表现看似都一样,但因为动机不同,结果就会不同。


先问问自己,到底害怕担心的是什么?


老师对我印象不好,觉得我育儿不上心? 孩子受挫,没了自信心?


手工作业的核心是鼓励父母和孩子有高质量互动,结果好的一定最直观让老师感受到“育儿诚意”,因为老师看不到我们和孩子在家互动的过程。

那么想过没有,如果孩子的能力的确做不出超级棒的手工,可不可以把一些过程片段记录下来(写下来,拍个录像),帮助老师更好了解我们互动的方法呢?


我经常会在小D的手工作品里放上一张小卡片,有时是分享小D创作的想法,有时是分享我们互动一起做的时候的小花絮。


这个“多做一步”,不仅让老师看到了孩子努力的过程,也看到了家长陪伴过程的用心,这是很多老师都欢迎也非常喜欢的方式。

也许还会有人说,我们老师肯定不吃这套的,她们要业绩,就希望家长替孩子做,做的漂亮。我爸爸曾经是小学老师,这样的情况我从小就听闻过,的确是有的。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如果一个家长可以专业、平等又积极地和老师沟通,那么你必定会收获相应的尊重。


这一点,放在任何地方都适用,你自轻,别人必定轻视你;你自爱,别人必定尊重你。


那孩子受挫呢?我现在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都会挺“开心”的,觉得这又是一次孩子成长的机会。


毕竟她接下来的一辈子有太多比不过别人的情况了,难道每次都是像现在这样孩子大哭,父母帮忙结束吗?这也是为什么我强调父母先稳住。


我们在意被比较,我们的孩子就更加在意被比较。太多说孩子输不起的父母,其实自己更加输不起。


我首先做的就是和小D谈论,既然是比较,那么大大方方讨论一下,别人哪里好?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



这个时候就是父母引导的关键了,基本上孩子一开始说的都是“她的什么都好,我的什么都不好”。


不用纠结对方的作品是买的,还是她父母做的。我们帮助孩子聚焦在“具体好在哪里”,尝试引导孩子说出细节:


她做的这个哪里很好啊? 


妈妈觉得她颜色搭配的很好看。


嗯,想法很有创意,看起来她做之前肯定是思考了很久的。


结构弄的很牢固,所以不容易掉下来。



把结果的“好”,变成我们下次也能行动改进的“目标”。比较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把“比较”变成进步的动力。


然后还要记得和孩子一起聊聊自己的作品“哪里好”:


妈妈很喜欢你做的这个造型啊,非常有想象力。


你一个人完成了这整个作品,非常有耐心呢。


你看,这个细节也很好,我记得你做的时候好几次都粘不上去,但你没有放弃,后来真的做成功了。


这个套进去很难,你主动向我求助,我们一起完成的


欣赏对方的“好”的同时,也帮助孩子尝试去发现自己的“好”,孩子慢慢就会明白,他人是很好,我可以学习,但我也有我的优势。



这样的视角转换才能让孩子通透,而这个视角就是从小从这些小事开始的,当然前提是我们父母自己首先要有。


孩子的事情无小事,因为我们每一次的行为都会影响他们,成为他们今后怎么过人生的“下意识”。


但焦虑的时候,想不明白的时候,也记得提醒自己:


一次获奖很容易,但通过急功近利、“作弊”手段的获奖,“就像一粒恶的种子,埋进了孩子心中。造就神童,却毁掉童心,也毁掉一个孩子的未来”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