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些场景大家可能不会陌生:
- 老人听不得宝宝哭,一哭就觉得是我奶不够,就冲进来让喂奶,我想着按需喂养,也只好一再塞乳头
- 一个人带娃,有时候实在太累,哭了就只能给奶,逐渐无奶不睡了
- 夜间怕哭大了影响家人休息,娃只要一哼唧哼唧,就赶紧抱起来喂奶
- 为了追奶,只能日夜挂喂
之前还看见网上看到一段问答
妈妈提问:
- 宝宝1岁多了,每夜还要醒4、5次,不喝奶就哭闹不止,怎么办?
有人回复:
- 这是完全正常的,妈妈为了孩子辛苦点是应该的!
这样的回答,完全没有意识到,奶睡可能引起的睡眠问题,指责、甚至道德绑架,让母亲陷于苦熬的困境之中,着实可惜。
其实不少频繁夜醒、睡眠不规律的情况,排查下来时和养成了吃奶入睡的习惯有关,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奶睡”的问题。
母乳和睡眠并不矛盾
都是为了母婴都有更好的状态
这个问题上不单要有一腔热情
更要有睡眠知识,才不至于南辕北辙
什么算奶睡?
奶睡指靠吃奶使婴儿睡着。包括:入睡前吃奶直到睡着才能取出,甚至睡眠中始终需要含着乳头或奶瓶。
判断是不是依赖奶睡,主要看是不是已经演变为入睡的必需品。
为什么吃奶能睡着?
婴儿吃手吃奶嘴都能有滋有味,更何况喝奶能填饱肚子,也提供婴儿喜欢的吮吸、怀抱,满足了和母亲亲近的天性,舒适感充分,再恰逢疲劳,很容易就会睡着。
滥用奶睡为什么可能引起睡眠问题?
最关键的,这改变了婴儿对入睡方式的预期,和预期不一样时,入睡或者继续睡就很困难。
婴儿睡眠周期短,容易醒,习惯了靠吃奶继续睡,就很难愿意自己尝试入睡,时间久了就变成了习惯性醒。
很多人会认为,吃两口就睡,不用哄觉很省力。头三个月,确实影响不大,问题也不明显,但随着宝宝的成长,延续依赖奶睡,产生问题的可能会增加。
习惯困的时候吃奶(迷糊奶),也会影响清醒时进食的意愿,造成厌奶。
夜间频繁进食会导致白天食欲欠佳。
吃不了几口就睡着,易导致婴儿只吃到前奶,而无法吃到脂肪含量高,比较抗饿的后奶,这样易短时间又饿醒。此外,前奶的乳糖含量高,摄入过多,容易产生胀气,影响安睡。
奶睡要绝对避免么?
奶睡是自然的,也是母乳妈妈和宝宝,独有的亲密联接的方式,没有必要谈之色变。
尤其小月龄宝宝,在夜间,完全避免很难。
要注意的是,不是禁止,而是避免滥用,控制奶睡的次数,尽量在尚未完全进入睡眠状态时,结束哺喂,尤其白天逐渐延长吃奶和睡着的间隔,给宝宝机会学习入睡。
吃奶时睡着,要叫醒么?
如果不是长期习惯,只是偶尔恰巧睡着了,不用过度紧张,也不用强硬叫醒(尤其夜间)。
但如果是养成了长期的习惯,应该尽量避免让宝宝总是吃着睡着,尽量在宝宝清醒的状态喂奶(若宝宝喝奶的时候睡着了,也不用刻意叫醒宝宝)。
不喂奶会不会让宝宝没有安全感?
这个问题妈妈们最有发言权,引用1位比较典型的留言。
留言1:
我之前迷信安全感,夜奶无数,觉得自己要吸干了,我累宝宝也累。睡眠引导之后,我们全家都觉得好轻松,以前睡不好,都是哭醒,现在白天一醒他就笑嘻嘻,趴在床头喊妈妈,不像之前总是哭。
安全感的来源是多样的,妈妈安抚宝宝也有很多种方式。
所以具体到每个不一样的个体,其实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而是取决于你如何更好的理解和响应宝宝的需求。
有人说大了要断夜奶,有人说那是宝宝的需要,就这么一两年,何去何从?
宝宝需要未必都合理,需求的存在也可能是被误导的结果(比如爱看iPad之类)。
是否断夜奶需要看母子双方的状态和意愿。不能一刀切,说到了哪天就一定要断。但断夜奶也没有那么十恶不赦。
为了避免被攻击,引用一下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中的一段话:
之前的需求现在变成了习惯,最终会变成一件让父母讨厌的事情。这种情况表示夜间育儿已经失去了平衡,必须强制性的让宝宝慢慢夜间断奶。
为了睡好,母乳改配方奶,可行么?
生活中,人们可能会发现,母乳喂养比配方奶喂养,有更高比例会出现夜醒频繁、睡得短等问题。
一个广泛流传的解释是:配方奶比母乳更难消化,能扛饿,其实这个说法并不能解释全部原因,反而想当然的掩盖了问题。
睡眠和吃有关联,但相对独立,最终决定睡眠的是大脑,而不是胃。古人说“食不宁则寝不安”、“若想小儿安,三分寒来七分饱”是有一定道理的,过饱不一定就能睡好,反而可能消化不良,睡不安稳。
配方奶喂养,睡得更好这个现象,背后真正的原因是:
1、易于分清饿和困的需求:
配方奶喂养,量明确,短时间再醒,养育者不会再度喂食,减少了对睡眠的干扰。
母乳亲喂的量不明确,妈妈们难免会信心不足,当孩子睡前作困哭闹,恰恰喂奶就能止哭,于是把两件事关联起来,判断为,“我奶不够,孩子没吃饱”。
2、吃睡易分开,尝试入睡机会多:
配方奶喂养,躺喂的比例低,吃奶时间短,不易吃着就睡着,即便吃着睡着,家长也会取出奶瓶,含着睡的情况少。
而母乳亲喂,已经睡着后的吮吸行为,常被误判为仍在吃,吮吸时间过长,吃完小清醒,再尝试入睡的机会少得多。
3、喂养周期长:
配方奶确实更扛饿,进食量更直观,吃睡不容易撞车,易于规律作息。
了解到上面的这些原因,就不难理解,发挥作用的更多是喂养、入睡方式,而并非配方奶本身。
从改善睡眠的角度,母乳喂养只要多加注意,一样可以睡得很好。母乳妈妈们也不用发出:“辛苦喂母乳,却不如配方奶的孩子睡得好”这样的感慨了。
还想鼓励一下母乳妈妈:美国儿科学会(AAP)、世界卫生组织(WHO)都支持前六个月的纯母乳喂养,也就是,除了母乳,不用添加任何其它食物,也包括配方奶。
预防依赖奶睡如何入手?
奶睡按使用的时间段,大致分4类:
A、白天入睡
B、白天接觉
C、晚间入睡
D、夜间醒来
A、B 类:不建议过多使用,0-3个月入睡困难时可以酌情选用,到4个月后应逐渐减少、避免;
C类:可以保留,但应有意识不要总吃到完全睡着,逐渐留出吃完迷糊后,翻滚入睡的时间;
D类:0-3个月习惯性频醒未出现时,多观察,排除一些可以不用喂,自行睡去、或短时间抱哄、轻拍就能安抚的情况。
只是哼唧时,先装睡或观察几分钟,确认是要吃奶才喂,而不是不假思索喂奶。
饿的情况及时喂,别让宝宝哭醒;
4个月后,集中减少频醒的调整期,难安抚的1-2顿及时响应,其余的夜醒尽量不要喂奶,靠别的方式完成再次入睡。开始会耗费较长时间,但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变短。
减少奶睡联想:不要总是睡前吃、吃到睡,已经吃睡着的情况及时取出。
很经常看到这样的留言:
“以前都能奶睡,现在喂完还没睡着,烦恼”
或者 “抱着哄着睡着了,一放下又醒”
其实换个角度看,这恰恰是孩子学习和适应自己入睡的宝贵机会!不剥夺,不把这个当烦恼,而当成契机,心态上会截然不同。
已经依赖奶睡怎么办?
防患于未然比出了问题再矫正容易,已经有问题了,也只能坦然面对。
多种安抚方式并存:用拍拍、抱、推车、等方式适当替换奶睡。
改变入睡习惯:人的潜意识,能多少影响到睡后何时醒来。靠别的方式替代、或者直接尝试自主入睡,帮宝宝意识到:“不需要靠吃奶,也能睡着”。
减少不必要的夜奶:如何判断到底哪顿可以去除?将第一个长觉后的那顿夜奶延后,或者结合之前的经验,观察宝宝再入睡比较容易的点,往往易于去除。
尝试自主入睡:从成长的角度,由婴儿期逐渐过渡到成人成熟的睡眠,正是奶睡、抱睡向自主入睡的转变
信心很重要:宝宝依赖奶睡,主要是缺乏其它方式也能睡觉的信心,而家长依赖奶睡,主要是不熟悉其它安抚方式,也对宝宝是否能接受其它安抚,缺乏信心。
很多实例中,宝宝的睡眠状况在改变抱睡、奶睡,实现自主入睡后,有了很显著的改善。增加练习,树立信心,看问题的角度变了,也许就真的有所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