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区常能看到妈妈问关于宝宝专注力的问题:
我家宝宝玩一会玩具就不玩了
我女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
怎么才能提高宝宝的注意力啊?
在美国,很多学龄前儿童会被诊断有ADD(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注意力缺失症,所以这边很多妈妈从宝宝很小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焦虑,担心宝宝会有这样的问题。
因此,美国有很多专业机构花了大量时间在研究孩子的专注力问题,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分享。
大原则-请现实一点!
小宝宝天生就是动个不停的,所以当我们在谈宝宝专注力时,我们首先需要有个正确的预估。对于1个1岁还不到的宝宝,我们不可能期望她可以集中注意力10分钟。
学龄前的宝宝注意力到底可以有多久?美国的不同机构做过不同的研究,得出以下公式:
孩子专注力时间=生理年龄~生理年龄+1
举个例子,如果你家孩子2岁,那她可以全心全意专注一件事的时间大概是2~3分钟。看完这个,是不是大家和我一样,顿时松了一口气。
话虽然这么说,但为什么上学后,同一个班级的孩子的专注力会不一样呢?
这是因为尽管每个孩子的起点差不多,但在成长过程中,有的宝宝的专注力没有被很好地保护,从而没有机会发展提高。
保护/提高宝宝专注力的关键
1、一个安全舒适的玩耍区域
这是一个很简单却经常会被忽视的问题,宝宝在哪里玩,其实也会影响她的专注力。
如果宝宝玩耍的区域有潜在的危险,家长始终处于提心吊胆的状态,一直在说“不可以这个”或者“小心那个”,那自然宝宝的专注力就会一再被打断。
因此,从宝宝出生开始,我们就要有意识地给她建立一个安全舒适的玩耍区域,这是保障宝宝专注力的基础建设。
我家客厅辟出一个专门区域给小D玩耍,铺上游戏垫,所有玩具都是放在篮子里,小D会爬后自己就可以去拿。
因为我个人不喜欢“圈养”,我家没有买围栏,但整个客厅区域都做了安全防护,这就提供了一个小D可以专注玩耍,我也可以安心不打扰她的地方。
2、两岁以内不看电视/视频
很多研究都指出,电视/视频对儿童发展专注力有很大的危害。
孩子可以对着电视一动不动半天,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这种状态下,孩子其实并没有主动地调动他们控制专注力的肌肉群,而是刺激过度的状态,简单说就是“目光呆滞、大脑放空”状态。
关于这点,我是一直有遵循的,小D出生后,只要她醒着我家客厅电视机就再也没开过。这点就连我的一些好朋友都说做不到,觉得不能有了孩子后个人生活都没有了。
这还是回归到我常强调的那句话,育儿方法,归根到底是个人的选择,是需要结合家庭习惯的一种选择。
我自己本身看电视也不多,而且只要小D醒着,我和她玩很多游戏,其实本来就没有很多机会想到要看电视/手机的,这是我理解的高质量陪伴。
3、简单、开放式的玩具
这个概念我公号最早的文章就普及过,我那时叫这些玩具是“聪明玩具”。
如果没有外界干扰,小宝宝天生就是愿意花很多时间专注研究一个简单的玩具或者物体的。
他们拿到一块带花纹的布,会先仔细看花纹,然后再用自己的身体去实验一下,比如用嘴巴啃啊、挥舞啊、放头上啊、揉捏啊等等,可以玩上好一会。
但由于现在很多玩具大部分都是声光电的,他们受到过度刺激反而变得容易疲倦,影响专注力。
很多妈妈说,没有啊,我家宝宝可以盯着这些声光电玩具半天呢。
这种所谓的“盯着看半天”,其实和看电视一样,也是一种被动的行为,宝宝其实没有主动地专注和研究,因此对培养专注力没有帮助。
4、做好观察者,懂得适时退出
这是我们平时经常会犯的错误,就是“好心办坏事”。
我们自己想想平时是不是有这样的情况,当宝宝一个人自己在那玩积木时,我们凑过去会说,“呀,积木不是那么搭的,这个要放这里”;或者是也不管宝宝是否玩好了,直接把宝宝抱起来去换尿布了。
这些我们觉得特别正常的事情,其实都在破坏宝宝的专注力。
我之前写过很多关于如何和宝宝玩的文章,但这个的前提是,宝宝邀请了我们一起和她玩。
我和小D的日常都是我让她自己先玩,我会在一旁先看着,也不插嘴。等到她自己玩了一会后,她有时会主动过来找我,有时会因为玩不好玩具而沮丧,这时我就会介入,和她一起玩或者演示给她看如何玩。
一旦她自己又玩起来了,我就会继续退居一旁。孩子一个人玩,一点儿不可怜,相反,懂得做一个好的观察者,是在帮助孩子提高专注力。
5、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我们都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更有专注力,宝宝也一样。因此,每天给宝宝玩具时,给她选择的机会,而不是我们要求她玩这个玩具。
这里说的“选择”不是说在游戏垫上“呼啦啦”一下子给宝宝十几种玩具放着,这只会分散宝宝的专注力。
玩具每天晚上都会收纳好,第二天早上小D醒来后,来到她的游戏区域,我会先拿出两样玩具,问她,你要玩这个,还是那个?然后她就会指,我就会给她自己选择的那个玩具玩。
这样的选择让宝宝觉得自己有“做主”的感觉,可以让宝宝更好更专注玩这个玩具。
有研究指出,小的时候宝宝可以有机会自己做出选择,并且可以在自己选择的玩具专注地玩较长一段时间,长大后(比如读书时),他们可以对大人要求的活动有更好的专注力。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自带很多宝贵的品质,但它们都非常幼小脆弱,很多时候都还没有机会萌芽,就因我们大人的“好心”或者“无意”而破坏了。
专注力,其实就是这样,也许就是日常生活的一点点改变,我们却可以让孩子受益终身。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