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是小助手小丸子的求助,她的女儿快2岁了,她前段时间和我说,她很关注女儿的想象力发展,但看的内容越多,越觉得这届父母太难了。


对她不叨叨,影响语言启蒙,但好像叨叨过多,又要破坏想象力;教她认识形状配对,不做影响认知启蒙,做了又变成灌输知识,破坏创造力。

哈哈,被她说的,我也觉得好难啊。她给了我一个蛮棘手的题目,那今天就试着把我的理解分享给大家。


国际教科文组织把创新能力列为21世纪人才最重要的十大能力之一,这就包含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啥生活中遇到同样棘手的问题,有的人深陷其中,而有的人就能灵机一动?


差别就在于创新能力,这个能力的核心不是“天马行空”,而是思维灵活性。



利用“已知”,推翻重建


不少人会认为,保护想象力,那就不能告诉孩子太多,不然就是束缚了。

可是紧随其后的就要求助了,比如,孩子想画画,但不知道画什么,那我就鼓励她啊,随便画什么都可以的。但她仍然不知道。


这就是第一个迷思,创新能力不是“无中生有”,而是需要知识储备作为土壤的,一句“随便”非旦无法激发创新,还能让孩子感受到很深的挫败感。


那面对孩子的“画不出”可以怎么做呢?可以先去探索孩子的“已知”边界在哪里啊?


你想画什么呀?
哦,想画箱子。


是怎样的箱子啊?

长的。


哦,你想画个长的箱子,那么是什么颜色的呢?
黄色和红色的


嗯,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箱子呢?

绘本
那我们要不要再去看看那个是怎样的?



这是最常见的“引发灵感”对话,就是在帮助孩子唤起“已知”。可以先鼓励孩子照着画,然后在“已知”上进行推翻重建。


它除了是箱子,还能是什么?
如果它不是箱子,还会是什么?假设我们的画笔是魔法棒,我们可以把箱子变成什么?


看到这,不少朋友会犯难了,不知道从哪里出发?


那不妨就从亲子阅读开始,转换视角讲故事,看看是不是就完全不同了?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三只小猪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吧,不少父母应该都能张口就来。那想过怎么在这个“已知”上面进行创新力的培养吗?


我们去年推出的分级阅读课程中有一个绘本叫《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就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这个绘本转换了讲故事的视角,从“三只小猪”的叙述变成了“老狼”,简单的视角转换,故事就变得大不一样了,是不是很有创意呢?


创新不是“无中生有”,恰恰需要知识土壤作为基础的。不要害怕教会孩子“知道”,但要鼓励孩子多在已知上进行革新。



看看周围,改变创新


另外呢,很多人对创新力是有误解的,总觉得是“高科技”,需要花大价钱去培养,是带着孩子去看各种各样创新的东西开眼界得来的。


其实,低幼孩子的创新力培养就该从熟悉的开始,就像第一点提到的那样。那在日常玩耍中,也是随时随地有改变创新的。


举个例子,孩子总喜欢盯着某个玩具玩,这是很常见的吧。


小D有段时间,每天就是和她的玩偶玩起床做饭照顾它的过家家游戏。这就是她熟悉的习惯了,如果可以打破这个日常,这就是创新啊。



但这里要注意的是,打破不是完全的割裂,比如我试过,给她买了一套医生玩具,希望引导她带着玩偶看病,她完全没兴趣。


如果你只是一味和她说,可以不要玩这个了,玩点别的,那么更是在空谈了。我后来的做法是,把那个玩偶经常睡觉的小床藏起来了。



第二天,小D起床后惯例地去找她的Mia玩了,没想到走到游戏垫上,她呆住了,Mia睡觉的床不见了,它正躺在游戏垫上睡觉!顿时就看到她撇着嘴,指着玩偶和我说,“床!床!床不见了!”


我赶忙过去说,“哎呀,Mia的床怎么不见了呢?”,我这句话还没说完,就看到她快要哭出来了。


这时,我紧接着拿起Mia,对着它说,“Mia,你不要担心,小D妈妈会照顾你的,我们会帮助你准备一张新床”。


我的这段话刚落,小D立马“坚强”了(孩子被赋能了,她意识到自己需要照顾他人)。于是,我开始引导小D进行创新,解决问题。


床是什么样的?


床是长方形的


哦,那我们可以搭个长方形的给Mia当床。什么东西可以搭长方形呢?


小D没接我话,已经在她一堆“失宠已久”的玩具里翻起来了。



她一开始尝试了磁力片,但是竖立着的磁力片不稳定,稍微一碰就倒了。然后她又拿来了很多本绘本,但也不稳定。


最后,我稍微给了她一点点提示(用眼神指了指积木),她马上欢呼雀跃地叫起来,“我们用积木搭床!”


人的思维都是有惰性的,所以我们要时不时在习以为常的行为中制造一点人为麻烦,这样才能刺激大脑思考创新。


而且也要让孩子明白,创新是为了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而不只是有“新点子”。


头脑风暴,鼓励可能性


头脑风暴,这是我以前职场的时候经常会进行的一个想点子的方法。


我是直到公号有了小团队后,才意识到,原来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思维模式。有些人是无法天马行空先抛点子的,他们就是习惯被告知具体要做什么。


这提醒我了,家庭教育要从小融入这一块。仔细反思一下,当孩子开始能对话了,我们对于孩子说出“标准答案”后的反馈是不是总是最兴高采烈的,因为这是我们以为的认知启蒙啊。


你问他,这是什么颜色;她说,红色。你马上说,好棒啊,宝宝认识颜色了。



这是非常典型而且自然的反应,我也是这样的。但我们要注意的是,父母给予孩子肯定的反馈,不该只在他们说出标准答案的时候。


我们的反馈真的很重要,因为孩子都是希望父母开心的,我们哪里表现的开心,孩子就会建立联系,觉得这是他们要努力的方向。


因此,日常互动中,也要有意识地鼓励孩子探索多种答案,而不是只有一个答案。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时不时把提问方式从“这是什么”,变成“我们看,谁能想出最多的XXX”。


同样看到下面这个图,如果你问“这是什么”,那么答案肯定是长方形。


但如果你问,“下面这个可以是什么,看看我们谁能说的最多?”,试试看,孩子是可以给我们很多惊喜的。



写在最后


对于创新能力的认知,不该只是局限于孩子是否会玩“假扮游戏”,能不能画画搭建。


创新能力其实是不满足于唯一答案的大脑设置模式,是对于现实生活深刻的理解和了解后的改变。


所以不要害怕教孩子知识,但要谨记别只满足于孩子”知道“了。


创新能力不只是属于艺术家和发明家,我们的孩子需要从小拥有不同视角看问题,通过已知信息来优化,探索多种可能性的能力。


这是面向未来的人才需要掌握的关键技能。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