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在微博上转了一个视频。
视频里的小女孩突然对着镜子很沮丧地说,我难看死了。给她编辫子的是理发师,对她说的那段话把我感动死了。
视频转自@狮皿皿
这个视频在微博上很火,很多人包括我都留言和转发了,都说看哭了。
我们都从那个女孩的这句话里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也好希望当年有人可以像这个理发师那样对我们说那些话。
我一直是个自卑的孩子
我从小到大都挺顺的,所谓“别人家的孩子”,但我骨子里其实一直很自卑。
这是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的,我大学闺蜜以前经常对我说的就是,你这么好了,为啥还要这么想自己啊?
记得第一次理顺“为什么”,是毕业后好几年我们一次夜谈。我和她聊起了我的小时候。
我有个大脑门,从小到大,我的父母都会说很丑,让我留齐刘海遮起来。他们还给我起了一个小名叫“老寿星”,就是那个有很高脑门的神仙。
从我有记忆开始,我就没露出脑门过,都是齐眉的刘海。即使是运动,我的刘海全部打湿了,我也是让它们固执地黏在我眉毛上,而不是甩到一边。
这是去年年底发微博的,这也是我第一次敢于把自己的“大光明”分享
当时的自己不曾想到,就是父母这个无心的评价,变成了我自卑几十年的根源。
当年每一次我站在各种“聚光灯”下,我就会很局促,第一反应并不是我此刻讲的如何,而是不自觉地会把当年父母的声音,代入到台下那么多人的身上,“你看你,丑死了”。
那次说完,我对闺蜜说,我好像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多年我一直活的很努力的原因了,因为我自卑,那是一直靠害怕驱使的动力。
因为如果我不那么努力,我真的就只剩下“丑”了。
小D治愈了我
所以我学习育儿也很努力啊,可是即使多年“修炼”育儿的我,还是不自觉的将这无心的评价传递给小D。
更让我更没想到的是,小D的反应治愈了我。
小D从三岁多开始,有了自己的审美,一开始经常搭配的一言难尽,我就会告诉她,最好不要这样穿。
于是就有了下面这样的对话:
为什么不可以这样穿?
妈妈个人觉得这样不好看
那这是你的意见
大部分人也许也会觉得这样不好看的
那为什么好看只能是一种样子呢?
那天,当自己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我妈妈。但小D比我当年强,她反驳了,而我当时是默默接受的。
当晚我把这段对话记录了下来,也在旁边写上了自己的注释:好看是什么样的?好看是让自己发自内心开心的,好看首先是为了愉悦自己。
我决定不再干预她的任何穿衣打扮,不会去评判她的长相。
去年年底我们去墨西哥坎昆,她想要编雷鬼头。虽然没说,但我心里是觉得肯定不好看的,因为她长了一个和我一模一样又宽又翘的脑门。
但看着小D照镜子的样子,她眼里闪着的光是真心喜欢自己,和接纳自己。
那一刻我好感动,因为我的脑海里闪现的是当年的自己。
无数次在家偷偷摸摸把自己的刘海撇到一旁,每看一次,心里就会有个声音响起,“难看死了!”,然后又默默地把刘海遮起来。
自我接纳
有了女儿后,我才深刻地意识到,一个孩子可以身心健康地长大是多么不容易。
成长路上,有父母的无心评价,也有亲戚、老师、同学、邻居,甚至路人的各种言语评价。
不管是无心还是有意,那些话语就变成了每个人了解自己认识世界过程中,最初的人生底色。
容貌羞耻、身材羞耻、恋爱羞耻、母乳羞耻、性羞耻,真的太多太多了。。。
可是,没有人从小生来就是自我羞耻的啊?这些声音是怎么进入并且内化成了我的一部分呢?
可是,任何人生活环境都不会是真空,我们又该如何帮助孩子,管不住别人的嘴,但可以在自己心里竖起一道坚硬的墙呢?
一个孩子自卑还是自信,归根到底,就是自我接纳的程度。
而“自我接纳”的第一步,就是孩子幼年时期,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接纳。
尤其是自我接纳度很低的父母们,更要分清楚,当你说出这句话时,是不是只是你自己不接纳的害怕而已呢?
我一直不是个完全自我接纳的人,但养育孩子本身就是很治愈的过程。
下面这三点是我在养育小D的路上一直在刻意练习,不只是为了小D也是为了自己。
情绪界限
我们成长的路上有太多“为了他人活着”的经历了,父母长辈朋友伴侣那句“我是为了你好”,就让我们觉得自己不那么做真的太对不起他们了。
时间一久,我们自己都混淆了,这到底是我的感受,还是我为了迎合别人的感受。
所以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建立情绪界限,允许孩子去体验和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先入为主地把我们的情绪强加于他们。
孩子做的好的时候,不要第一时间兴高采烈地对孩子说,“妈妈为你骄傲”,试试看先问一句,“你感觉如何?你为自己骄傲吗?”
尝试少说那句脱口而出的,“都是因为你,妈妈气死了”,不要把自己的情绪责任推给孩子。
我也会对小D发火生气,但每次生气完,我肯定对小D道歉,而不是反过来怪小D。
一个孩子从小在界限明确的环境下长大,他可以更好区分什么是“自己”的情绪需要负责;什么是“别人”的情绪不需要我负责。
想想成人世界里,多少人所谓的“活得累”,就是不自觉地去承担背负很多自己不需要承担的他人的情绪责任。
而这也许只是因为,他们从小就被迫强加了很多别人的情绪负担。
“他的痛苦真的和我相关吗”,这句话并不冷漠,相反非常有力量。
转换视角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一句别人不经意的评价而生很久的气。
其实本质上我们和孩子一样。孩子出门去玩,回来和你说,“我没有朋友,他们不带我玩”。
可是这也许只是某一件事,只是那个当下,但因为他没有“转换视角”的能力,所以他就会把这一件事定性为一类事,甚至是对自己的评价。
这时,父母的应对很关键,不要立马揭竿而起,更加不要直接给解决方案,而是用开放式的问句去了解情况,“发生了什么呢,能告诉妈妈吗?”
尝试让孩子把事情的大概说出来,然后引导孩子思考,“听上去是小明不想和你玩,但你是不是还有其他朋友呢?”
这样的对话就帮助孩子打开视野了,让他意识到,原来并不是所有人都不和他玩,原来自己是有朋友的。
我们父母就是需要通过这样的帮助让他们拥有转换视角的能力,从小分清“人”和“事”,分清“单一事件”和“重复事件”,这是受益终身的能力。
动态参照系
当越来越多开始接触外界时,输赢自然就是最直接的外界评价了,这时引入动态参照系就很重要了。
尝试让孩子理解,自己的“棒和差”都是有前提的。
比如跳舞,也许的确在家是最好的,我们当然可以夸。但夸的同时,也帮助孩子理解,还有很多和她差不多大的,或者比她大一点的孩子比她跳的更好。
这样的例子电视上就有,但举这些例子不是打压,而是拓宽孩子的参照系,让孩子认识到,这就是对照物的区别。
同时,更加关键的是,让孩子明白,那些孩子也是通过努力做到的,比如练习更多,练习更早。
那孩子输了,做的不好了,也需要同样引入这样的参照系。告诉孩子,这次输了,是和这些小朋友一起比才输的。
提醒孩子,之前和另外一些小朋友比,是不是就赢了呢?仍然是参照系的变化。
但更加关键的并不是停留在比谁更好,而是让孩子理解,输赢本来就是动态的。
很多事情放在更长的时间纬度,放在更宽的人生纬度,其实真的没有什么了。
心里有了这样的动态参照系,那么外界的褒奖和诋毁,其实都“和我无关“了。
看到“完整”的自己和他人
养育一个自信的孩子,是每个父母的期望,但自信不是来自于育儿技巧或者表扬技巧,而是来自于“自我接纳”。
孩子的自我接纳是从父母接纳他们开始。而一个无法接纳自己的父母,又如何可以做到真正地接纳孩子?
这是一个死结,但我想用自己的故事告诉大家,这个死结还是有解的。
送给每一个从小未被真正接纳过的孩子,也送给每一个自我接纳度很低的父母们。
我们都没那么好,但也没那么差;
我们的孩子没那么好,但也没那么差;
可以看到“完整”的自己,也能看到“完整”的孩子;
这也会帮助我们看到“完整”的世界,海阔天空!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