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嘟妈刷抖音,发现现在流行给娃尝试吃柠檬,吃冰块儿等,已「展示」宝宝各种酸爽表情,感觉大家乐此不疲。
在年轻人的育儿圈流传一句话:如果生孩子不是为了玩,那就毫无意义。
在老年人的育儿圈则是:这个可以吃的,一点点没有什么事情的。我就是把你这么养大的。
于是,尝试给娃吃什么花生、核桃、葡萄、樱桃等各种水果零食,美其曰:对脑子好,对皮肤好,有营养等等。
殊不知,以上这些行为都是拿孩子的生命当赌注!
3岁以下的孩子吞咽反射尚不完善,吞咽活动容易不协调,若吃东西时声门没及时闭合,就会出现呛咳,随时有生命危险。
因为我们的大脑只要缺氧4分钟,就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就算侥幸救回一条命,以后面临的也将是脑萎缩——瘫痪、生活无法自理。
灾难,往往发生在一瞬间
7月2日,江苏扬州一家长给2岁男童喂葡萄时,整颗葡萄被男童吸进喉咙。葡萄卡孩子气管,家人用手抠不出来,因错过最佳抢救时间,男童不幸身亡。
5月22日,江苏扬州一位奶奶在给7个月大的孙子喂食葡萄,小孩在舔葡萄时不小心将整个葡萄吸进气管,导致呼吸道被堵窒息,心脏停跳。孩子奶奶见状没命地抠,但无法抠出。孩子随即被送医抢救,虽然心跳恢复,但仍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
4月,1岁半宝宝吃青豆时哭泣引气道堵塞,导致脑死亡。
......
随便一搜,因为食物卡喉导致的窒息死亡事件实在太多了!当嘟妈看到有家长给小宝宝吃冰块儿时,简直肺都要气炸了。
看到评论里有好心人提醒危险,家长却反驳道,我们就是给孩子舔一下,不会有事儿的。
冰块儿本就小,我们拿着时难免会手滑,而且当我们给宝宝尝试这些时,抱有娱乐的心态,很容易忽视安全问题。
而宝宝不知道你是和他开玩笑,他会很认真很努力的让自己吃到冰块儿,若这时宝宝稍用吃奶劲儿一吸,我们手一滑。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
小儿气道异物
大约80%的儿科气道异物发作发生在3岁以下的儿童中,发病率在1到2岁之间。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的报告,窒息死亡是4岁以下儿童死亡和受伤的主要原因。
在这个年龄段,大多数孩子能够站立,倾向于通过口腔途径探索他们的世界,并且具有将小物体放入口中的精细运动技能,但他们还不能充分咀嚼食物。
儿童气道异物诱发因素包括获取不适当的食物或小物体,或是家长、小朋友将食物或物品放入婴幼儿的口中。婴幼儿因气道直径较小,更容易发生阻塞。
4岁以下的儿童最容易窒息小物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花生、瓜子等坚果
话梅、蜜饯等零食
葡萄、龙眼、樱桃等水果
卵石、纽扣、硬币、玩具配件、电池等小物件
... ...
当独自玩耍的宝宝,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喘息咳嗽、脸色发白或发红、吞咽唾液困难等症状,就要怀疑是异物卡喉。
救命方法要记牢
如果孩子被异物卡住,一定要先施救,在施救同时呼唤伙伴去打急救电话!如果只有你一个人,可以先至少施救1~2分钟,再联系送医!
但是千万别抠喉咙或拍孩子的背部。这样都可能将物体推向气道更远的地方并使情况变得更糟。倒立也是没有用的。
1岁以下的婴儿:拍背按胸急救!
1、拍背5次
将孩子反转过来脸部朝下,让孩子的头低于胸部。用掌根,拍打孩子两个肩胛骨的中间,连续拍打 5 次,力量不用太重。
2、按胸5次
拍背5次后,看异物是否有排出,如果没有排出,用一只手臂托着孩子,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一起发力,按压孩子的胸部(乳头连线的中间点)5 次。
如果异物一直没有排出,就一直循环操作,直到异物吐出来!
1岁以上的孩子:海姆立克法急救!
1、背后环抱,腹部按压
大些的孩子先看ta能否说话,如果能说话、没有呼吸困难暂不开始海姆力克急救,让孩子用力咳嗽,尝试让异物咳出来。
若呼吸困难,赶紧施救!
站在孩子背后,弯腰用手抱住腹部,两只手从下往上按压孩子腹部(稍微在肚脐上),力气别太大,按压 5 次后,看异物是否排出。
下面是完整的气道异物急救视频
希望每个家长都能学习了解,
也希望永远不要有用到的一天!
嘟妈再一次强调:为了保护我们的孩子,我们要做到:
避免给宝宝吃有窒息风险的食物,有人投喂时,一定要拒绝;
避免出现宝宝边吃边玩、边吃边哭、边吃边打闹的情况;
在吃葡萄等颗粒状水果时,一定要经过二次处理变的更小的颗粒,在给宝宝吃;
将电池、硬币等日常小物件放到宝宝够不到的地方;
选择安全、适龄的玩具,并定期检查玩具。
参考资料
1.KidsHealth.Choking.https://kidshealth.org/en/parents/choking.html.2019.02
2.Fadel E Ruiz, MD.Airway foreign bodies in children.2018.06.25
3.Stanford Children's Health.Foreign body in throat.https://www.stanfordchildrens.org/en/service/ear-nose-throat/conditions/foreign-body-throat.2017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