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我们也许会希望我们能够永远保护着我们的孩子,让孩子们能够免受人生中的各种痛苦和坎坷。


当然,我们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不论是谁,在人生的道路中肯定都会遇到各种挑战和逆境。


不过,孩子与孩子之间能够承受的困难程度却往往不同。有一些孩子长大后,遇到困难就会一蹶不振,甚至会自暴自弃;有一些孩子在面对同样的困难却能够很快地恢复自己的心态,积极地面对逆境、超越困难。


那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孩子是否能够积极地应对困难呢?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孩子在摔倒后不会只坐在地上大哭大闹或者等待别人帮忙,而是自己站起来呢?


这就是「心理弹性」,一种动态的过程


这种能力,有一些人会把它称之为「逆商(adversity quotient)」。在心理学中,最接近这个概念的,就是「心理弹性(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这是一种在面对困难时,能够恢复到困难前的心态的一种能力。与逆商的概念的区别在于,这并不是一个增强后就能够持续保持的个人特征,而是一种正面因素与负面因素之间相互抗衡的动态过程[1]。


也就是说,我们不应该把心理弹性当作一种技能,而是把它当作一个天平:一边放着正在面对的压力、困难、灾难、不幸等负面因素,另外一边是可以与之抗衡的保护性因素、应对技能等正面因素。



在之前我说过,父母并不能总是保护孩子,父母的责任也不是成为孩子的守护者,所以父母其实不应该把重点放在去减少孩子需要承受的负面因素上。


父母应该做的,就是拼命地往正面的一边加砝码。因为我们知道,只要与之抗衡的正面因素越多,这将会成为孩子的力量源泉,孩子就会因此变得更有弹性,孩子就一定能够乐观地走出逆境。


而且,如果父母们能够让正面的那一边长期地保持着更重,天平的支点也将会逐渐地往负面的那一边移动,从而使得父母们做出的影响事半功倍,更容易让孩子实现积极的结果。


正面的「砝码」,跟个人、家庭、社区和文化有关


一开始,心理学家们以为心理弹性只是一个每个人自身的特征。通过这将近 60 年的研究,我们现在知道,这其实不仅仅跟个人因素有关,而是跟家庭,跟社区甚至文化也有关系[2]。


从个人因素开始看,心理弹性除了跟基因性别与气质这些无法改变的因素有关之外,其实还跟健康、认知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同理心、自信心和掌握的社交沟通技巧有关。


比起个人因素,对于父母来说,更容易做出改变的就是家庭因素了。在家庭因素中,如果父母能给予孩子一个稳定的家庭并且做出积极的榜样,这会无形中给孩子添加很多砝码。



比方说,如果父母之间能够和睦和谐地生活,尽量减少自己与伴侣的冲突,并且总是能够给予孩子温暖的、支持性的、及时适当的回应,这会让孩子与父母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们建立起一个良好稳定的关系,孩子将会知道,即使遇到再大的问题,自己也不是孤单无助的。


当然,除了父母之外,其他人也可以为孩子提供帮助与支持,这就是所谓的社区因素了。比方说,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安全紧密的社区,并且社区附近就有一些诸如公安局、医院、火警等应急服务,那孩子也将会知道,自己总是会有社区的人给自己撑腰。


最后说到文化上,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重视教育和儿童保护的社会中,不仅会大幅度地减少孩子可能受到的重大负面影响,而且孩子将会知道自己是安全的。


那我具体可以做一些什么来增加这些正面因素呢?


其实,早在 2012 年,美国心理协会就公布了帮助孩子积累正面因素的 10 种方法。可是,我个人认为,肯尼斯·金斯堡(Kenneth Ginsburg)医生博士在美国儿科学会发布的 7C 法对家长来说更具有指导意义。


金斯堡博士认为,父母可以在 7 个方面上强化孩子的心理弹性:Competence、Confidence、Connection、Character、Contribution、Coping 和 Control。



1. 提升孩子的胜任力(Competence)


提升孩子的胜任力,孩子就可能会在将来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回想起自己曾经成功应对的感觉,孩子就能够相信「我曾经成功做到了,所以这次我也可以做到」。


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放手给予孩子做选择的权力,并尽量减少自己主动插手去帮忙的欲望来让孩子发现自己的能力,来让孩子完成自我的评价。


另外,父母还应该鼓励孩子扬长避短,让孩子专注在自己的长处上。这不仅仅有助于建立孩子的良好感觉,还能帮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2. 建立孩子得自信心(Confidence)


孩子的自信心不是来自空泛的夸奖,而是来自于胜任力。所以,父母还是应该放手让孩子在能力范围内自己的事自己做,只在孩子需要你的时候才插手干预才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当然,不要做空泛的夸奖不意味着不可以夸孩子,父母只要具体地、真实地对孩子的成就做出夸奖,尤其是孩子做的最好的地方,就可以让孩子明确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在哪里,并更愿意发挥自己的长处,孩子就有了自信。



3. 建立紧密的亲子和社区联结(Connection)


没有人能够活成一个孤岛。让孩子在家庭和社区中建立一个紧密的联系,能够在孩子中产生一种牢固的安全感,使得孩子能够形成坚强的价值观。


这意味着,父母应该尽最大努力地减少与伴侣和其他家庭成员的争吵,并允许孩子表达自己所有的情绪,以便孩子能在家庭中感到身体上和情感上的安全。


同时,父母应该鼓励包括孩子在内的所有家庭成员把遇到的困难分享出来,以便大家可以公开讨论并找出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法。


4. 发展孩子的正直善良的个性(Character)


在这里,个性的发展指的是孩子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发展,以便成为一个有原则、善良有爱并能够分辨对错的人。


虽然孩子的个性发展不仅跟父母有关,还跟学校和社会有关,但是父母仍然可以通过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成为孩子心中的榜样。


毕竟,如果父母双方都诚实、守信、公平、富有同情心并尊重他人,这些品格会给家人带来欢乐、满足和安宁,因此孩子也会在父母的日常行为和选择中看到和感受到这一点。



当然,有时候孩子可能会做出违背家庭道德观的事情,这时候父母可以借助孩子的这些事情的自然后果,或者父母提前设定的逻辑后果来给孩子「上一堂课」,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自己的行为影响到其他人。


最后,父母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亲子阅读来帮助孩子获取令人喜欢的个性特点,让绘本故事成为孩子的指明灯。


5. 鼓励孩子做出个人贡献(Contribution)


这个世界会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贡献而变得更好,所以孩子也应该意识到,世界上仍然有很多人在挨饿、仍然有许多人没有他们需要的东西,不过,这个世界会因为他的付出而变得不同,会因为他的付出而成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况且,这本身就是一种成熟的心理防卫机制。所以,鼓励孩子为他人服务不仅仅能够促进孩子产生生活的动力,而且还能让他们学会一个很好的释放压力、发泄情绪的方式。


6. 学会有效的应对方式(Coping)


单纯地告诉孩子不要哭、不要生气、不要嫉妒、不要内疚、不要烦恼是没有效的,毕竟,负面情绪也是我们应对困难的一种方式。


所以,与其让孩子停止负面的情绪和行为,不如一开始与孩子共情,让孩子感受到即使在自己最差劲的时候也有人愿意与自己感同身受。


等孩子平静后,父母可以再通过复盘,引导孩子找到这些负面情绪和行为背后的原因,并帮助孩子指定一个更有效地表达方式和应对策略。



7. 去注意可以控制的部分(Control)


最后,在真正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可以尝试与孩子一起分析情况,引导孩子思考哪些部分自己可以控制,哪些部分自己没有任何掌控。


这样做,可以让孩子更好的意识到自己可以做什么来解决目前面对的困难,可以让孩子知道自己仍然可以有所作为。这样做,可以增加他们的能力和自信,反弹的能力。您的孩子知道自己可以有所作为,这会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能力和自信。您可以尝试通过以下方法增强孩子的能力:


比方说,在这个疫情期间,很多孩子会因为父母的态度而同样感到焦虑。这时候,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分析,告诉孩子目前我们还没有药物和疫苗可以对付病毒怪兽,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些什么来防止自己被病毒怪兽感染呢?


这样做,可以引导孩子思考可以做到的部分,让孩子提出可以戴口罩、可以与其他人保持距离、可以频繁洗手等方案。


总 结


心理弹性并不是一种个人特征,而是一种正面因素与负面因素对抗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正面因素的「砝码」来帮助孩子准备好对付未来的各种磨练。


这些正面因素的砝码跟个人、跟家庭、跟社区、跟文化都有关系。我们可以做到的,就是通过调整我们自己的行为,同时通过引导并鼓励孩子正面的行为和表现,来增加孩子的这些正面砝码。


- 参考文献 -

Masten AS. Ordinary magic. Resilience processes in development. Am Psychol. 2001;56(3):227-238. doi:10.1037//0003-066x.56.3.227


Fleming J, Ledogar RJ. Resilience, an Evolving Concept: A Review of Literature Relevant to Aboriginal Research. Pimatisiwin. 2008;6(2):7-23.


Zimmerman MA. Resiliency Theory. Health Educ Behav. 2013:381-383. doi:10.1177/1090198113493782


MASTEN AS, OBRADOVIC J. Competence and 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2006. doi:10.1196/annals.1376.003


Fergusson DM, Horwood LJ. Resilience to Childhood Adversity: Results of a 21-Year Study. In: Luthar SS, ed. Resilience and Vulnerabil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doi:10.1017/cbo9780511615788.008


Masten A, Barnes A. Resilience in Children: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s. Children. 2018. doi:10.3390/children5070098


Kumpfer KL. Factors and Processes Contributing to Resilience. In: Longitudinal Research in the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An Interdisciplinary Serie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2. doi:10.1007/0-306-47167-1_9


Fletcher D, Sarkar M.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European Psychologist. 2013. doi:10.1027/1016-9040/a000124


Masten AS. Global Perspectives on Resilience in Children and Youth. Child Dev. 2013. doi:10.1111/cdev.12205


Ginsburg KR. Building Resilience in Children and Teens: Giving Kids Roots and Wings. AAP. 2011. ISBN 978-1581105513.


转载声明:本文仅代表转载平台的观点,如有异议,请以医生意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