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手足口病,相信经历过的父母回想起来都是心有余悸。这种病好发于 5 岁以下的孩子,一旦中招就发烧、起疹、嘴里长泡,孩子难受不说,还有可能发展为重症。


豆苗妈今天分享一位妈妈的真实经历,里面详细记录了她的孩子「手足口」患病的过程,非常有参考价值,希望大家看完能够对手足口病多一些了解,防范于未然。

故事来自小豆苗app用户@乐乐妈妈



undefined

亲历孩子手足口病的30天

第1天:突发高烧、出现小红疹


我家孩子乐乐前一天下午的状态还很好,还在小区的广场上和朋友玩耍了一会,没想到晚上睡觉的时候就发现他发低烧了。考虑到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于是喂了点退烧药,就哄孩子睡下了。


早上醒来的时候,乐乐高烧到39度多,并且身上突然长了2个红色的小点点,现在想想那时候的心也是真大,当时还自我安慰到“也不是第一次发烧了,别自己吓自己”。


undefined


没想到晚上下班回家的时候,小疹子慢慢地变成了疱疹,并且越长越多,孩子也变得嗜睡,我才开始意识到孩子的不对劲。


我赶忙在网上一顿搜索,发现孩子的症状比较像「手足口」:

①起病急,伴有发热。

②手上、腿上、脸上出现了红疹和疱疹。

②有厌食、精神萎靡的症状。


这下我和老公都急了,于是赶紧带孩子去了医院。



第2天:红疹爆发式增长,确诊手足口病


凌晨12点左右,去医院的路上,我又检查了一遍乐乐的身子。这红疹的发展速度真的让我们吃惊了,数量感觉比昨天下午时候多了两三倍。


undefined


看完手足口病的介绍:


“目前对待「手足口」病毒没有任何特效药,手足口病也是有可能发展成重症和死亡的。”


我一下子慌了,乐乐才刚满1周岁,万一重症怎么办?


到了医院,经过医生的看诊、抽血、检测之后,确诊了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感染疾病,其中以EV71感染致病为主。早期症状较难识别,后期病程发展较快,容易引起重症,需要家长关注。



第7天:嘴里的疱疹,成了娃进食的难题


因为手足口具有传染性,我们也谨遵医嘱,后续几天时间尽量减少带孩子外出。


这5天以来,乐乐高烧退了,精神也好了些。但是疱疹还在增加,而且长得特别大,看着特别可怕。我都不敢用力抱他,生怕把疱疹弄破。


最让我们崩溃的,主要还是嘴巴里的疱疹,有天一个疱疹破了发展成了溃疡,孩子疼得非常难受,一直哭闹不停,水和饭一口都不愿意吃。


undefined


看着他不吃饭又难受的样子,做父母的心里特别内疚和自责,责怪自己太粗心大意了。如果平时多关注一些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发现情况早点看医生,就不至于让孩子受这么大的苦。



undefined

到底如何才能避免孩子中招?


这次乐乐的病程拖得非常长,从高烧到出疱疹、疱疹爆发式增长,再到疱疹萎蔫、水泡变小、红疹消退、结痂、脱皮这几个阶段,一共持续了将近 30 天。


undefined


整个阶段,不只是孩子受罪,父母也跟着一起难受。所以我总结了以下经验,希望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孩子是在哪里感染上手足口病的?


回想了染病前的行程,基本可以断定孩子是在小区的儿童设施附近感染的,因为小区有3个感染手足口病的孩子,当天都在设施附近玩过。


undefined


手足口病之所以那么容易被传染,是因为TA有2~10天的潜伏期,而潜伏期就具备传染性,此时一般没有症状,因此不能及时被发现。所以在手足口病的流行期,尽量少带或不带孩子去公共场所的拥挤处。


预防真的很关键!


因为手足口没有特效药,所以做好预防很重要!


其中,接种EV71疫苗是预防EV71所致手足口病最有效、经济的方法之一,它可以减轻症状,减少重症概率。


(EV71疫苗仅预防由EV71感染导致的手足口病,不能对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有交叉保护作用。)


undefined


undefined

EV71疫苗怎么选?


目前国内有两种生产工艺的EV71灭活疫苗获准上市,EV71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和EV71灭活疫苗(Vero细胞)。


EV71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采用的是人源细胞基质生产工艺,是全球首个批准上市的EV71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基质为人源性细胞基质,不含外源因子,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3]


EV71灭活疫苗(Vero细胞):采用的是动物源细胞基质生产工艺,也就是从动物的肾脏上皮细胞中分离培养出来的,如部分新冠疫苗使用的也是这个技术。免疫原性和安全性也得到了验证。


总之,两种疫苗的整体保护率都达90%以上,家长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


什么时候打最好?


满6月龄即可接种,早接种早保护,并尽可能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4]


家长预防早,宝宝少受罪

点击下方按钮,立即预约

↓↓↓

undefined


本文由中华预防医学会预防接种科普专家组——姜仁杰,审核发布。

undefined

【参考资料】

1、疾病预防控制局,http://www.nhc.gov.cn/jkj/s3578/202204/4fd88a291d914abf8f7a91f6333567e1.shtml

2、刁连东,翟如芳.《疫苗应用与安全问答》[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3:455-460.

3、肖云喜,张俊河,杨雯雯,程洪伟. 用于疫苗生产的人二倍体细胞研究进展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China Biotechnology,2021,41( 11) : 74-81

4、《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使用技术指南》

5、Rongcheng Li, B.S., Longding Liu, Ph.D.,et al.An Inactivated Enterovirus 71 Vaccine in Healthy Children [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4, 370(9):829-837.



参考文献:

  1.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 2.中国营养学会官网

  3. 3.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官网

  4. 4.《中华儿科杂志》官网

  5. 5.《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官网

  6. 6.中国知网官网

  7. 7.美国儿科学会.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7版)[M] 北京科技出版社,2020

  8. 8.张思莱. 张思莱科学育儿全典[M] 中国妇女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