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泡
小豆苗编辑
育儿真相挖掘机
白白胖胖大概是每一个奶奶对孙子的期盼
因为老一辈人的观念里胖代表着健康、好养活!
但这事儿一直就是个误会!
一、我们以为胖就抵抗力强,错了
胖是各种慢性疾病的代名词。研究发现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各种原来只存在老年人朋友圈的疾病,已经逐步在青少年甚至儿童中爆发,而且呈现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尤其是对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有着不可逆的影响:
(翻看研究的时候,感觉自己在看老年体检报告......)
1、影响宝宝智力发育
2、小儿高血压、小儿动脉硬化
3、心功能受到损害
更让家长们觉得可怕的是,肥胖可能导致性早熟:
对女孩:可能会导致青春期提前。成年之后,容易出现排卵障碍,卵子发育不良,雌激素和孕激素异常,可能导致不孕。
对男孩:可能出现性早熟或青春发育延迟。最麻烦的是肥胖会导致男孩乳腺发育。
超尴尬~
美国儿科学会给它们起了一个统称:代谢综合征。据统计,这些因肥胖导致的相关疾病导致的死亡率,仅次于吸烟。
别以为这些事儿离我们很远,深圳市儿童医院住院部每年收治糖尿病患儿近300例,节假日送来的尤其多。其中2型糖尿病(吃吃喝喝造出来的类型)比例越来越多~
在日本及欧美一些国家,儿童2型糖尿病已经占儿童糖尿病总数的80%,远远高于1型糖尿病。
如果我们不及时引起注意,过不了多久也会走人家的老路......
二、我们以为大了自然会瘦!又错了!
小时候胖大了不会自然而然瘦下来。研究显示,婴儿期超重的宝宝成年后肥胖的概率比正常体重的宝宝高出很多。
2006年进行的第3次全国儿童肥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0年来中国0-6岁儿童肥胖和超重的总检出率分别为7.2%和19.8%,这表明中国儿童和青少年肥胖已进入快速流行期。
2017年《中国儿童肥胖报告》表示,在我国主要大城市,0~7岁肥胖儿童估测有476万,7岁以上学龄儿童超重肥胖达到3496万。
小时候胖,长大后胖的概率只会更高!
整个医学界已经把儿童肥胖从“公共卫生问题”上升为“疾病”问题。也就是说儿童肥胖是病,而不仅仅是慢性病的诱发因素而已。
胖宝宝真的是遗传导致的吗?
NO!
我们以前一直以为,宝宝胖是因为遗传。而大量事实却表明,遗传因素导致宝宝肥胖仅占5%。
也就是说宝宝变成胖子,95%的原因是后天造成的:
1、怀孕时,吃得太多,营养过剩!
宝宝出生时超过8斤就会被诊断为超重儿了。所以孕期准妈妈控制营养摄入,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身材,也是为了宝宝的身材和健康~
2、幼儿时期,被养成了大胃王!
很多家长以为宝宝小时候吃的越多越好!非也~非也~
有句俗话“胃是被撑大的”。
宝宝不是吃得越多越好。例如:1~2岁的宝宝每天只需摄入1000~1500大卡热量,如果长期超标,孩子胃口变大就很难再回到正常水平线了。久而久之,自然会堆积出多余的脂肪。
3、没有定期检测身高体重的习惯!
小儿肥胖症:体重超过按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20%。
轻度肥胖:超出平均体重20-29%为轻度肥胖。
中度肥胖:超出平均体重30-49%为中度肥胖。
大部分的肥胖都是因为早期忽略了定期监测。如果能在肥胖早期及时发现问题,改善饮食、加强运动、控制不健康的零食,孩子很难发展成中度肥胖的!
让我们一起养个瘦宝宝!
多余的脂肪堆积在体内就像毒药工厂,会在体内产生大量污染物。使孩子的发育无法达到最佳水平。让宝宝保持好身材比保证睡眠甚至更重要。
请把养个“瘦”宝宝的计划提上日程。我们说的瘦不是指皮包骨头,而是身上的脂肪不多不少,刚刚好。
1、慎补蛋白
蛋白质摄入过多是引起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蛋白质过多会刺激体内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分泌增多,早期促进婴幼儿身高、体重同时过度增长,同时也刺激了脂肪细胞分化过度,形成成人肥胖的基础。
从食物中摄取优质蛋白质,就能满足身体的需要,不要轻易给孩子“补”蛋白粉,保证每餐中蛋白质食物即可,鸡蛋、肉等不要超过每次进餐量的1/4。
2、注意饮食结构
对于已经有肥胖趋势或者轻微发胖的宝宝来说,可以为他选择较大容量的食物,如蔬菜、瓜果等。因为蔬菜和瓜果热量较少,而供给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较多,对生长发育有益。
少吃糖果、甜糕点、饼干等甜食以及脂肪性食品,特别是肥肉,可适量增加蛋白质饮食,像豆制品、瘦肉等。
3、增加运动量
肥胖不仅与进食多有关,还与运动量小有关,家长要注意督促孩子多运动。
对婴儿来说,鼓励孩子在清醒状态下多趴着,趴着和爬行不仅增加运动量,而且也利于神经系统发育。另外,外出时要尽可能多地进行户外活动。
豆泡有话说:下次再有谁一个劲儿比拼孩子体重,迅速用今天get到的知识甩他一脸!知道孩子体重在哪个范围才是正常的吗?!知道婴儿肥胖的危害吗?!咱不攀比,只要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比什么都好。
PS:各位家长们如果有相似的经历,或者在预防和处理宝宝肥胖上有实用的攻略体会,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分享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