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条特别揪心的新闻:


福建有个外婆去看望月子里的女儿和外孙,发现外孙的嘴唇和牙床较白。她听信了“给孩子放血才好抚养”的奇葩土方子,宝宝父母则出于“怕老人不高兴”,也同意给孩子扎针。可怜的宝宝被扎了30多个针眼后出现了生命危险,直到在重症监护室治疗了五天才有所好转。


当妈的看了真是心惊肉跳,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不靠谱的老观念。为了宝宝的健康和安全,咱们必须给这些高发“雷区”扫扫雷——



误区一:发烧捂出汗就好 


真相: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没有发育成熟,“捂汗”会使体温骤升,出现高热惊厥



正确做法  




- 让宝宝穿盖更轻薄,便于散发身体热量


- 物理降温如温水浴等,可以加速散热,有一定的退烧效果,还能让宝宝感觉更加舒服


- 禁止用酒精擦澡来退烧


- 体温超过了39.0℃且孩子不舒服时可以用退烧药,目前可用的退烧药包括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3月龄以上)、布洛芬(美林,6月龄以上)


- 以下症状要立即就医:3个月以下婴儿出现发烧,精神萎靡不振,持续高烧不退,有脱水现象等


误区二:烫伤涂牙膏、酱油


真相:膏状物体会把热量聚集在皮肤上,不利于伤口的愈合;胡乱涂抹还会让医生难以判断烫伤的严重程度


正确做法




- 立即将伤口放到凉水(不是冰水)下冲20~30分钟,再用干净的纱布轻轻盖住伤口


- 不要将冰块放在伤口处,也不要摩擦烫伤部位,这些方法会加重伤口严重程度


- 如果烫伤程度较为严重:出现水疱,或者皮肤发白、发焦;面积较大,露出更深的皮肤组织;烫到脸部、手、脚、关节或生殖器等部位;伤口经处理后,发红、疼痛、肿胀的情况持续好几个小时,甚至流出分泌物,散发异味等需要立刻送医



误区三:流鼻血保持仰头姿势


真相:这样会让宝宝吞咽血液并可能引起窒息


正确做法




- 保持宝宝身体直立,头微微前倾,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鼻子下半部柔软的地方),保持10分钟


- 如果止不住血,继续重复上述按压动作


- 如果再次按压依然没有止住,立即将宝宝送到附近医院的急诊室


误区四:从高处摔落立刻抱起孩子


真相:在受伤不明情况下,盲目移动可能会导致伤势加剧


正确做法




- 保持冷静,先观察宝宝的反应和状态


- 宝宝有意识并能自己起身,在接下来的24~48小时里进行严密观察,看是否会出现呕吐、持续头痛、斜视、失去平衡感、格外嗜睡、呼吸不正常等症状,出现上述情况立刻就医


- 如果宝宝意识丧失,立即拨打120,并且不要挪动他,万一呼吸停止,马上给孩子做心肺复苏术


看了这几个育儿大坑,感觉有点心慌慌。其实这些错误方法都可能曾在我们的育儿过程中出现过,有时候是老人、但更多时候可能是我们自己犯的。


养娃这条路上真是马虎不得,光细心还不够。只有学习了足够科学的育儿知识,才能更好的保护好自己的小宝贝,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