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嬉笑打闹的儿童中间,自闭症儿童显得格外不同。


这些孩子因为不愿和人交流,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因此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因神经系统失调影响到大脑功能与常人不同的终身状态。自闭症儿童由于神经系统思维模式与常人不同,各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因此实际能力属于光谱般的表现,主要特征为社交互动能力、言语和非言语沟通与行为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困难与障碍、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呈现较刻板或重复性的动作表现。


家里有个自闭症孩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



来自知乎的匿名用户在答案中诉说了自己的无助和崩溃:


全力干预的那两年,真的是痛苦,每天除了上班,下班以后就是追着孩子不停地说,一个发音要教上百遍,一个动作要教上百遍,机构的老师非常忙,没有时间时时刻刻解答我在家庭干预中的疑问,只能自己看书摸索,真的几乎每天都在崩溃边缘。


因为自闭症儿童的特殊性,他们会表現出偏执、解读他人的行为有困难、不理解社交规则、难以了解自身的情绪感受、对言语的理解受限等问题,很多自闭症儿童的家长会面临和楼上家长类似的问题。


那么,有没有一些原则能够让家长更加強大,更好地面对自己的自闭症孩子呢?


还真有,来自启儿宝的专家提出了给家长的六大原则。


面对自闭症儿童的六大原则


1、多关注孩子的优点

在教育孩子时,我们往往会过于关注孩子的缺点和问题行为,却往往忽略了他们的优点和专长。但是,这样做不仅会让我们难以客观地解读孩子的问题行为,而且容易让我们在漫长的养育之路上陷入焦虑和绝望。


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适应这个世界本来就比普通孩子困难许多,父母对他们的理解、接纳与信心,才是帮助他们逐渐改善问题行为的最好动力。


因此,父母平时在记录孩子成长状态时,不应只关注如何解决问题行为,而应该更多地发掘孩子的优点、兴趣、能力和正面行为,并在孩子出现这些行为时及时鼓励他、夸奖他,强化他的正面行为。


很多特质,在某个情境下是困扰,换了另一个情境反而是优势。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自闭症孩子在早期克服了基本自理与社交困难后,能够善用专注、持之以恒、留意细节等优势,成为优秀的音乐家、程序员以及科学家。



2、多问多学,经常请教专业人士

自闭症孩子的问题行为可能会层出不穷,使用单一的方法来改善问题行为很难即刻见效,家长可能经常会感觉孤立无援。


请相信你并不孤独!因为有很多专业人士很乐意去帮助你。家长平时可以多与治疗师、心理学家、精神科医生、相关专家、其他家长交流教养方法,专业人士可以协助你制定更好的应对策略。


3、找出困扰行为背后的原因

当自闭症的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家长不要只是看到孩子的行为,还要试着使用特定方法分析行为背后的原因,然后找到解决方法。


比如说,当孩子有伤人行为的时候,家长要先试着找出他究竟为什么伤人?也许是因为他想跟别的小朋友表达些什么,只是用错了方法。如果孩子突然表现急躁,可能是因为孩子身边有个很强的灯光或很重的味道,让感官敏感的TA受不了。


如果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而只是单纯的约束孩子的行为,不仅难以避免孩子下次再犯类似错误,还可能因此错过了孩子想要表达的真实需求。



4、循序渐进,分解步骤,不要操之过急

由于自闭症儿童对特定行为有些偏执,他们很难接受改变,这也使得他们比一般孩子更难去调整与适应。因此,在教导他们的方式上,循序渐进很重要。


找出问题行为背后的原因之后,家长一开始可以先用温和坚定的口气,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应使用其他的行为来与同伴来互动。若孩子仍未改善,家长可以尝试使用其他方法,比如分解步骤、训练替代行为、情景重现训练孩子使用正确的目标行为等,让孩子逐渐理解并转变。



5、用“替代行为”来代替困扰行为

当孩子出现困扰行为时,家长除了直接阻止他这个行为以外,还有一个更为有效的方法——用另一个行为来替代他的既有行为。


那么,如何引导孩子使用替代行为呢?


首先,我们可以先发掘孩子的喜好、兴趣、专长等,然后用他们喜欢的事物作为奖励,来训练他使用替代行为


比如说,孩子对其他孩子的好奇与喜欢总是表现为触摸别人的身体,我们可以先想一个替代行为,比如教他每次想要摸别人的时候,就要“把手放在口袋里”,之后孩子每次做到时,家长就对他进行有意义的奖励。


6、给予有意义、有规律的奖励

在奖励孩子之前,家长首先要做的是建立明确奖励机制,用孩子理解的方式说明奖励的规则,并且让他确信奖励是一定可以得到的——也就是说只要他做到了某种正面行为,一定会得到约定好的奖励。


家长可以通过平时观察来找出对孩子具影响力的一些事物,作为他的奖励。比如,某个自闭儿童经常发脾气,但是又很喜欢读绘本。如果他做到了几天内不发脾气,家长可以奖励他一本他所喜欢的绘本。


来自星星的孩子更需要来自家长的智慧与耐心。如果家长能结合多个原则活学活用,例如将期望的表现透过分解游戏化、循序渐进的引导、鼓励正面行为的奖励机制、随时参考背后智囊家长与专家的建议,许多的日常挑战,都可以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