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体重怎么下降了?宝宝体重长得好吗?
宝宝降临后,很多宝爸宝妈,尤其是新手爸妈们,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0-1月龄宝宝体重的发育规律。
新生儿的出生体重与其出生的胎龄、胎次、性别及宫内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很多的宝爸宝妈都会发现:与宝宝的出生体重相比,宝宝在随妈妈出院回家时,体重反而下降了。是宝宝生病了吗?还是宝宝吃得不够呢?
其实,这是一个正常现象,我们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在生后1周内,由于母乳或者配方奶量的摄入不足,同时伴随体内水分丢失、胎粪排出,可出现暂时性的体重下降,约在生后第3~4日达最低点,下降范围为3% ~ 9%,之后就会逐渐回升,到出生后第7~ 10日应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因此,如果宝宝的体重下降在正常范围内,各位宝爸宝妈们就不必过分担心,只要正常喂养即可,相信你家宝宝的体重会稳步回升的。当然,如果你家宝宝体重下降的幅度超过10%或到第10天还么有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则为病理状态,要分析其原因,及时到医院就诊。
除生理性体重下降期外,大部分婴儿在生后第1个月都会快速地生长。正常足月儿在此期间每天体重可增加15-30g,平均每天增加约为20g。特别需要各位爸爸妈妈注意的是,宝宝体重的增长是非等速的增加,是个体化的。在评价宝宝的体重时,家长们要以自家宝宝体重的变化为依据,不可以把“公式”计算的体重或是人群体重的平均值当做“标准”。
各位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绘制生长曲线图,来科学地观察评估宝宝的生长情况,这一功能在很多手机APP上都可以实现,非常的简便。只要你家宝宝的生长水平随着年龄增长,并沿着其中的一条生长曲线上升,就表示生长速度正常。
另外,在生后的头两年尤其是第1年,约有1/3的婴儿会出现生长曲线的变迁,即向上追赶或向下迁移1-2条百分位线。这种情况在0-6月龄的婴儿中比较常见,在6-24个月则较少见。例如,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在生后会出现加速追赶性生长,而出生巨大儿则可能会减速生长,通过自身调节向中间值靠拢。
如果在科学评估后,宝宝的体重增长确实不达标,要怎么办呢?
宝宝生后的体重与喂养、营养以及疾病等因素密切相关。
正常足月儿生后半小时内即可抱至母亲哺乳,以促进母乳分泌。早产儿也应酌情尽早母乳喂养。与配方奶相比,母乳有许多的优势。对于生后1月内的宝宝,我们提倡按需哺乳。判断母乳是否充足,要以宝宝体重增长情况、大小便情况及睡眠状况综合评估。由于各种原因,不少宝妈可能会碰到母乳量不够或因疾病等原因无法母乳喂养的情况。这时候,各位妈妈也不要过分担心或自责,通过添加配方奶来混合喂养或完全使用配方奶喂养,宝宝一样可以健康地成长。
我们都知道,疾病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可造成宝宝生长迟缓。急性感染,如急性呼吸道感染、胃肠炎等,常使宝宝体重减轻。因此,宝爸宝妈要及时关注宝宝的情况,定期体检,如果宝宝出现精神差、奶量下降、发热、哭吵不安难以安抚等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平时喂养和照看宝宝时,要格外细致,避免交叉感染。例如,妈妈或其他家里人患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易传染的疾病时,给宝宝哺乳或接触宝宝时应洗手、戴口罩,避免将宝宝感染。
参考文献
1. 儿科学(第9版)
2. 再论儿童生长发育的科学评估.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1, 29(6): 581-583.